第二十三章 真名(第2/13页)

门外的声音应了一声,脚步声逐渐离去。

看来密道的这个出口,是某户人家的浴室。而朱小招是借着沐浴进入,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朱家铺子的。

只是,这一来一返,差不多有个把时辰,这个澡确实洗得太久了些。

朱小招将斗篷丢弃在密道里,石壁又咔咔咔地合上了,肉眼几乎看不出缝隙,真正鬼斧神工。

做完这一切后,他打开门,门外已没人了。

但也无风无雨,一派祥宁。

颐非快走几步出去,发现原来外面还在屋内。

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罩着眼前的一切:假山流水,翠竹琼花,一栋栋精巧的小楼沿着蜿蜒的鹅卵石小径而建,每隔二十步就有一根柱子支撑着屋顶,柱子之间拉着线,挂着一盏盏灯笼连绵起伏,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房子里,房子里面有楼、有花圃、有路、还有个不小的池塘,几尾锦鲤时不时地跃出水面,溅得水花叮咚。

颐非被眼前这番奢华到了极点的景象所震慑,喃喃道:“我们程国境内,竟有如此仙境么?”

红玉道:“你自然不知,因为这是你去年离国后,你的好妹妹建的。”

颐非更是惊讶:“一年时间就能建成这一切?”

红玉讥笑:“一年时间自然建不了这么多楼和路,但在原有的楼上加个屋顶,又算什么难事呢?”

颐非恍然大悟,再细看那一根根支撑着拱形屋顶的柱子,果然是新的。

也就是说,此地本就有这些精致屋舍和花圃景观,颐殊在上面加了个罩子,把这一片都罩了起来。如此一来,飓风天时,也丝毫不影响里面的生活。

可是,颐殊为什么要这么做?此地有什么特别的么?

“此地名三濮坊,本是潋滟城新贵们的居住地。去年司天台的国师说夜观星象,此地聚火生变,于女王的八字不合,故强令所有男子迁出,只能住女子。然后又加了这么一个罩子,用来镇风水。现今,此地住的多是从达官显贵们的女眷或外室。”朱小招一边介绍,一边带三人进了最近的一栋小楼。

楼门内,两个美貌小丫鬟笑吟吟地等候着,也不问为什么朱小招洗了个澡就带着三人回来了,毕恭毕敬地将他们领上二楼,然后便躬身退了下去。

小楼一共就两层,房间不大,布置得十分奢美。颐非瞟了一眼,连挂帘子的金钩都镂金嵌玉,雕琢成凤凰的模样,心中暗暗唾弃:果然是新贵的住处,一幅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的架势,土俗土俗的。

如此奢靡,通常不过两处:贪官别院,或是风月场所。

照他看来,此地应属后者。

如意夫人既要躲藏又要能随时掌控外界的动态,自然没有比青楼歌坊更好的地方。

朱小招走到一重珠帘前,深深一拜:“夫人,我领七主回来了。”

珠帘后,依稀可见一个人背对众人坐在梳妆镜前,碧绿色的衣袍极为宽大,如一片荷叶静静地浮在地上。

如意夫人的两大标志:一绿袍,一细腰。

颐非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见到传说中最神秘最邪恶的如意夫人,心不禁跳得很快。

秋姜立刻跪了下去,伏倒在地,轻轻道:“我回来了。”

如意夫人没有回头,也没动,只是看着镜子。

室内一片静寂。因为静寂,而滋生出更多威压。

不知秋姜此刻作何感想,反正颐非觉得自己有点胸闷,脊背上也不由自主地沁出了一层薄汗。这种感觉,跟儿时见到父王时很像,充满了厌恶、恐惧和不甘。

就在他觉得很不舒服时,嗖,一根箭从天而降,射向梳妆台前的如意夫人。

夫人没有动。

颐非不想动。

眼看如意夫人就要被那一箭射中头颅,秋姜和红玉一前一后地扑了过去。秋姜一把推开红玉,抱住了如意夫人,用自己的后背挡了那根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