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6/8页)

但楚越离却轻轻道:“因为有些人,想要借由闹鬼的传闻,以人做鬼。而另外一些人,想要借助传闻,将鬼隔绝于人。”

在甘思和童姚迷茫看过来的眼神中,只有池翊音笑了。

他遥遥注视着楚越离,眼眸中皆是满意的赞叹神色。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楚越离这样的存在,那他并不介意救下全世界的人——那才是有价值的,值得耗费他的时间去救的。

“没错。”

池翊音轻轻颔首,笑着道:“所有人都被裹挟在流言和道听途说中,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些传闻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或许闹鬼的传说,最开始只是为了保护人。”

人总是讨厌枯燥无味的理论,不耐烦其他人对自己的警告劝诫。但对级有趣或刺激的消息,他们倒是颇有兴趣的时时关注,甚至还会把有趣的故事津津有味的与其他人一起分享,使得故事扩大。

这也成为了很早以前传讯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规避危险的一种手段。

无论是气节歌,童谣,鬼神忌讳,鬼魅妖狐传说,或是民间俗语,它们的趣味性都使得它们广为流传,长盛不衰。

而即便最大胆的人,在犯下鬼神忌讳之前,也会掂量掂量。

一人不看井,并非井中有鬼,而是防身后有人。

在池翊音看来,鹿川大学最近一两年忽然盛行起来的传闻,也是如此。

前任数学教授的记录本上,忠实的记录了每个学生从大一到毕业所有的情况,活体监视器让一切都无所遁形。

而那几个大四男学生,可不是第一天缺课。

也就是从一两年前开始,他们开始时不时缺课,并且对学习心不在焉,虽然表情总是兴奋而期待,但心思明显早就脱离了学术。

前任数学教授不喜欢他们,不过也只是忠实记录。

他并没有意识到,被他记录下来的,并不是一个学生顽皮好玩的逃课记录。

而是一群加害者不可辩驳的记录。

王莺是好学的学生,总是要在图书馆自习室学到很晚才会回寝室。而从徐力的话来看,她的不正常,从在上学期开学后不久就开始了。

五个月,让她早产下一个孩子,也使得犯罪的时间被定格。

如果有人翻阅前任的记录本,就会清楚的发现那四个男生的逃课和状态,从而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春雨的夜里,四个男生做过什么事情。以致于让他们第二天逃了课,但心情非常好。

在所有指向性证据之下,池翊音即便不愿看到年轻的女孩有如此遭遇,却也只能在叹息之下闭了闭眼,合上手中的记录本。

当他再睁开眼眸时,却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摊开在办公桌上,认真的将自己的猜测变成文字,全部写在纸上。

那四名男生是惯犯,从两年前就开始或抢劫或侵犯过路的人,大雨的夜晚人迹稀少,声音被覆盖,成为了他们最好的下手掩护。

而他们作恶的地点,就选在了因为传闻有尸体而很少有人接近的礼堂。

那里常年落锁,并且就算又声音传出去,也会被人当做闹鬼而不是在犯罪,可以成为他们最好的掩护。

闹鬼的传闻,恐怕也是他们传出去并扩大的。

但这件事被其他人发现了。

那人或许努力过,但无法找到实质性指控的证据,或是惧怕被报复,不想因为别人的事情而给自己惹上麻烦。所以,那人换了一种方式,用更隐晦的手段来示警所有人。

那人也说闹鬼,并借着这个由头让校方开始了对礼堂的重视和调查,只可惜,不仅老师和调查人员没有发现问题,被派去守在那里的校工,也说什么都没有。

校工的说法否决的不仅是闹鬼的传闻,更是那人尝试的求助。

无奈之下,那人只好使得传闻变了模样,告诉大家,不要在雨夜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