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意想不到的名字(第2/5页)

盘康从楚帝变成楚王,从有潜力统一天下的枭雄变成了一个异姓诸侯王。

可是,盘康这样的人,怎么会败给姜正嫡?

没道理啊。

盘康的厉害和气运,天下皆知,他所在的蝶变部,是巫域最大的部落,隐隐就是巫域霸主,基本盘极其强大。

此人身负巫域众望,获得了巨大的支持,除了一直和蝶变部不对付的黑虿部,绝大多数部落的大小贵族,都是支持盘康的。

而盘康以天人之姿,也无愧族人的支持。

然而,这等人物,竟然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姜正嫡?

他如此骄傲的人,为何最终以楚帝之尊,甘心投降姜正嫡?

为什么?

盘康和楚国绝对不会输给阴谋,肯定是输给实力。

姜正嫡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一个小世界的隐世力量,比盘楚的力量更大?

不可能。

这是关于盘康的悬案。

还有,按照这个史料,自己是“猝然殒命”,也就是暴毙。

他那时肯定是个强者,多半已经是武圣强者,怎么可能会暴毙?

又不是凡人,还会猝死。

根据时间线,“伪明主姜药猝然殒命”的时间是真命七年,这个时间应该是他势力正盛之时。

不然,史料也不会很重视的写出:“伪明主猝然殒命,伪明军心大乱,太祖趁势攻明”。

趁势!

史家都善于藏笔,或使用春秋笔法。一个“趁势攻明”,说明了当时的大明已经很强,姜正嫡没有攻灭大明的能力,所以只能趁着明主暴毙的良机,趁机攻明。

那么,当时的自己起码也是五六十岁以上,甚至百岁了。所以,不可能是死于药灵体的第二次大劫。

第二次大劫就在两年后,不到三年,时间线根本对不上。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死于七十二岁时的第三次大劫?

第三次大劫还有三四十年时间,时间线或许能对上,可不符合“伪明军心大乱”的史料。

因为,如果自己找不到渡过七十二岁时第三大劫的办法,一定会未雨绸缪,预先交办后事和继承人。这样,就算自己挂了,也不至于造成“军心大乱”。

造成“军心大乱”,必定是突发事件,而且连自己都没想到,这才没有布置。

所以,也不可能是死于第三次大劫。

最大的可能是,他被袭杀了,或者被意想不到的敌人实施了“斩首行动”。

问题是,他是被谁袭杀,或者被谁实施了“斩首行动”?

如果是袭杀,可能是自己身边信任的人,或者意想不到的人。如果是被“斩首行动”,那么敌人的本事一定极其厉害。

这是关于自己的悬案。

还有虞嫃。

史料中说,在自己殒命的第二年,也就是真命八年,周主虞嫃亲率大军伐越。

虞嫃亲率大军伐越,可能是为自己复仇,也可能是为了和姜正嫡争夺天下。

结果是什么呢?

是“周军大败,虞嫃战死,伪周灭亡”!

虞嫃能主动率大军伐越,说明什么?

说明当时的大周,很强!强到能和一统巫域,攻灭大明的大越决战,史家用了一个“伐”字,用意深刻,显然虞周的实力绝对不弱。

很可能,当时的大周已经占据了整个中域。

可是,周军大败,虞嫃战死,而姜正嫡大获全胜。

史家一句“大破之”,说明姜正嫡胜的并不艰难,周军败得很彻底。

那么问题又来了,虞嫃这等人物,又如何会轻易的输给姜正嫡?

姜正嫡有什么本事和门道,能让盘康和虞嫃这样的人输得那么彻底?能让自己暴毙?能纳海珊瑚为妾?

他凭什么?

就凭他妈是蚕药妃,他爸是姜别离?

可能吗?

这是和虞嫃有关的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