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洛仙子的第一个大礼包(第3/5页)

这句偈语到底应不应,怎么应,也只有当事者自己理解了。

洛仙子不知道为何这鬼仙女子神色怪异,她也不想啰嗦,直接问道:“前辈既是唐时遗民,可否相告当年大唐之事?”

鬼女仙子的神色缓和了很多,敌意消散一空,就连自称也改了,“我对大唐之事,其实知之甚少。我离开唐宫时,只是一条灵智初开的鲤鱼。”

“我只记得,离开长安御湖时,是鼎安元年春。我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一年,朝廷突然改元,这可是大事。”

“后来到了飞天寺,就一直呆在一切智井,发了誓愿,不成大道不离开给孤独园,不离开一切智井。外界之事,一概不知。也很久没有见到外人了。”

洛仙子问:“那么前辈可知,鼎安元年之前,是什么年号?当时天子的名讳呢?”

按照她对历史的了解,一般只有发生大事或者某种征兆,朝廷才会改元。

当时的唐廷,为何要突然改元鼎安?

到底发生了何事?

李锦衣回答:“鼎安元年之前,年号叫天恒。至于天子名讳,我就不知道了。总之,不是天恒真帝,就叫鼎安真帝吧。”

洛仙子有些失望。

看来还是得不到关于唐朝的历史啊。

不过,好在确定了三点:

第一,李唐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可能年号就是鼎安。鼎安之前,是天恒。那么按照华夏历史的规矩,若是没有庙号,那位天子可以称为鼎安真帝,或者天恒真帝。

第二,当时的唐廷,发生了大事,导致了突然改元。

第三,当时唐王朝除了长安帝都,还有一个东都洛阳。

这一点,和华夏历史上的唐朝,契合度更高了,绝非偶然。

长安和关中她已经知道,就在如今的无间沙漠中,早就化为漫漫黄沙。

可是洛阳在哪?

在中域某地?或者东域某地?

一个念头忽然涌上洛仙子的脑海:“难道华夏历史,甚至地球历史,是被某人刻意安排的?或者被某人按照真界的历史,复制出来的?”

“师弟李洛和崔秀宁回到元初改变了地球和华夏历史,是不是第二次安排?或者说,是一次修改或者纠错?”

“师弟姓李,他媳妇姓崔,刚好和这个世界的帝室和后族姓氏相同。有这么巧?”

这个念头吓了她一跳。她觉得很荒谬。

太荒谬了。不可能。

“前辈可知道,这个给孤独园,可有什么典籍史料?”洛仙子不甘心的问道。

李锦衣摇头道:“不知道。我在井中活了两世,先妖后鬼,中间还混沌了很多年。我对这个地方了解极其有限。”

她忽然看看井中长出来的祗树,以及树上的九颗道韵流转的“一切智果”,说道:

“你拿了智果就走吧。这里的智果,一千年结果一次,已经生长了很多次,落了很多次。我也没什么用了。”

一切智果她早就吃过,只能吃一次有用,再吃也没有用了。

洛仙子神色一喜,“前辈愿意送我一切智果?”

本来,对方不给她也不会强夺。她不会为了有主的宝物,就抢劫或杀人。除非,宝物主人是恶人,或者得罪了她。

这也是她的操守和底线。

何况,真要打起来,她除非用天杀地绝弓,否则绝不是对方的对手。就是鬼印,此时也降不了鬼仙圆满级别的大鬼物。

本来,她是想软磨硬泡,或者拿出东西交换。

可是想不到,对方竟然直接送给自己!

怎么变得这么痛快?

难道,是因为自己姓李?好像她得知自己的名字后,那股敌意就消失了。

“前辈送晚辈一切智果,晚辈铭记在心,大恩不言。敢问前辈尊姓大名?晚辈也好记住。”洛仙子怕对方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