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3页)

沈鸢闻言愕然了许久,后脊不自觉生出一丝凉意来,下意识说:“他们怎么敢这样大胆……”

卫瓒淡淡说:“偷梁换柱罢了。”

“三皇子兴许也没想着能瞒这么久,叶书喧也不过是他们随便找的一个替死鬼。若中途叶书喧病死了最好,或是归国以后,叶书喧被发现了,也可以将一切都推到他的头上。”

届时只说是恶仆害主,祁国人自害了祁国人,与辛何干。

便能推得一干二净。

沈鸢却慢慢说:“但是……安王归国时,先帝已宾天了。”

叶皇后昔年因叶家之罪牵连,早早就自缢了。

宫中固然有老人,若细细盘诘,也能窥见些许痕迹,只是安王一回来,便被赐了宫外的府邸,断没有被盘问的机会。

而安王去时年轻气盛,归来时已是中年,一味沉默寡言、修道问禅,不理朝堂之事,与昔日旧友也不常往来。

嘉佑帝感念兄长退让,以为这是避嫌之举,越发敬他让他,处处不设防于他,以示兄弟情义。

谁知就这样阴错阳差,竟让叶书喧一路这样演了下去了。

当叶书喧将安王的位置坐稳了之后,三皇子终于意识到了他的价值和用处所在,这才催生了后面一系列的合作。

沈鸢越想越是觉着此事离奇,却又这般恰好处处吻合。

若是这般说来,那在卫瓒梦中,安王与辛反目,也恰好是在那三皇子因为一场意外,被人推入水中淹死之后。

秘密永远成为了秘密,安王才能一改平日百般朝贡让利的姿态,主动与辛开战。

此时沈鸢倒是想起安王的那一句“知己”来了。

不由得隐隐明白,安王到底是什么意思。当年的叶书喧到底是以何种样的目光,注视着那位质子殿下的。

说出“食民谷梁,为民赴死。”的那人。

十指连心,愿意为他受锥心之痛的那人。

叶书喧注视着他。

却是恨不得成为对方的妒忌与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