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3/6页)

孔佑干咳一声,道:“我肯定不会在外面抱怨。”

练子宁表情酸极了:“佑之兄,不说别人,我现在都有点手痒。”

刚走过来的张琳只听到练子宁这句话,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瓷瓶递给练子宁。

练子宁:“?”

张琳道:“家父亲手调配的膏药,对蚊虫叮咬止痒效果很好。”

练子宁:“??”

张琳对练子宁的“??”发出了“???”。

孔佑:“……出发出发,要面圣了。”

孔佑把张琳和练子宁推着离开,赶上已经走向皇宫的中榜学子。

朱樉等四兄弟负责领着中榜的南方学子和孔佑、张琳去皇宫面圣,顺便路上也要散发报纸。

朱樉去找孔佑,本来想问孔佑是否紧张。哪知道张琳一番莫名其妙的举动,让朱樉都忘记自己来干什么了。

朱樉忍不住不顾皇子的形象挠头。

他开始担心,张琳的性格是不是不适合官场了。

……

朱标的弟子们带着会考学子出发的时候,朱元璋也召来文武官员,就王亮状告主考官刘三吾科举舞弊一事进行审理。

朱标回南京后,一直在幕后帮朱元璋干活,第一次出现在朝堂。

令众臣惊讶的是,朱元璋在自己龙椅旁边摆放了一张小龙椅,居然让朱标坐在他身边。

历代皇帝,哪个会在大龙椅旁摆个小龙椅让太子坐?!

一些人对洪武皇帝对太子的溺爱,又有全新的认识。

另一些人则在心里吐槽,如果不是标儿摇晃着皇帝的肩膀严词拒绝,皇帝就准备让标儿和他挤一个座了。

朱皇帝:“龙椅这么大,一起坐!坐远了我怎么和你说话?”

朱太子:“爹,你闭嘴!听我的!”

这届状元是刘基的同乡。如果没有朱标提前布置,为了安抚北方学子和北方百姓,这个状元的脑袋恐怕要成为牺牲品。刘基心中十分悲愤。

但临上朝看到这一幕,刘基心中的激愤少了许多,脑子变得十分冷静十分理智。

脾气最暴躁的皇帝还在那里丢脸,看来今日这事,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希望今日能亲眼见到标儿骂死人。刘基怀揣着美好的期盼,大摇大摆地上朝,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吓坏不少心中有鬼的人。

刘基这老匹夫已经知道状元是他老乡了,怎么还一点都不害怕?

就算不害怕,你好歹露出点愤怒的神情吧!

朝议开始,争吵十分激烈。

但中书省的诸位相公有的面无表情,有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嘲讽。就连有人把火往他们处引,都仿佛事不关己,看得人十分火大。

上首处的朱元璋的屁股悄悄挪动到了龙椅一侧,和朱标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朱元璋问道:“标儿,第一次上朝,你感觉如何?”

朱标扫了一眼下方,眼眸低垂:“聒噪。”

朱元璋差点笑出声。

聒噪,确实是朱标对朝议唯一的感觉。

他设想过自己站在朝堂上听文武官员辩论时的情形。在他的想象中,这应该是紧张的、认真的、充满着不见血唇枪舌剑的激烈战场。

当他坐在了这里,他才发现,底下人的声音就像是苍蝇和蚊子一样嗡嗡嗡,非常难入耳。他听不进去底下人在说什么,只看到他们各种夸张的表情。

朱标思考,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觉。

他得出结论,大概是底下这群人的话完全没有内容,全部都是“感情”。各种没有证据的戴帽子甩黑锅拉人下水,不像是朝中栋梁为了解决国家大事而激烈争论,倒像是一群市井无赖在胡搅蛮缠。

听听。他们的话题已经不在了南北榜案上,开始攻击对方的私生活了。

这个人说,你取了多少房小妾;那个人说,你热爱华服骏马肯定收受了不少贿赂……说着说着,连对方父母甚至祖宗十八代都挂在了嘴边,不少人已经撸起了袖子,仿佛言语争锋已经不能表现出他们心中的激烈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