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4/5页)

见其他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朱标赶紧安慰:“不过大明建立之后,连续几年大案,就说明他们着急了。他们的实力被我们消耗了太多,拖不起,再拖新的人就能取代他们。爹,你看,这次赴考的学子就不错。”

朱元璋想勉强笑一个,但笑不出来:“标儿,这样……好累。”

朱标安慰道:“我们累,他们难道不累吗?这就看谁的精神更坚韧,能支撑到最后。再说了,爹,你累了,难道就会向他们妥协吗?”

朱元璋脸色一沉,从牙缝里挤出来几个字:“绝无可能!”

朱标笑了:“那不就对了。我们一直占上风,逼他们把什么招数都用了出来,痛苦的该是他们。”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笑容,自己心中的阴霾也一点点消散。

徐达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标,脸上的严肃退去,重新挂上了吊儿郎当的笑容:“标儿,你昨天的计划,难道是去给他们一个警告?”

朱标无奈:“我确实存着去和学子们接触,与一二学子交好,打探他们真实本事,然后把这件事透露出去,让有可能对会考动手的人忌惮的心思。但闹得这么大,我真没想到,这都是刘琏的错。对了,刘琏受罚了吗?”

朱元璋立刻道:“当然!现在我已经免了他的职,让刘伯温去收拾,听说他被刘伯温揍得不轻。”

朱标舒坦了:“活该!真不知道他这脾气像谁!”

朱元璋毫不犹豫:“当然是像刘基那个老匹夫。”

朱标:“……”

朱标转移话题:“其实我并不确定他们会对这次会试动手,只是未雨绸缪,给他们一个警告。我也不确定刘三吾是不是棋子……”

朱文正插嘴:“棋子?不是主谋?”

朱标摇头:“他在士绅中的地位,还当不了主谋,顶多是厉害一点的棋子。还有更多的人,大概会永远隐藏在幕后,和所有案件都没关系。当他们失败,必须蛰伏的时候,他们还会继续兢兢业业为大明做事。如果爹和我不给他们机会成功,在青史之中,他们或许还会成为大明忠臣。”

他笑了笑,又道:“我们和他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这永远不会结束的斗争拉扯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王朝的兴衰史。爹,放宽心,与天斗与人斗都其乐无穷。没了这些争斗,当皇帝多无趣。”

朱元璋无奈:“就你嘴皮子利索,怎么说都对。那你接下来要如何?换掉刘三吾,还是钓鱼?”

朱标摊手:“不知道。”

朱元璋轻轻敲了一下儿子的额头:“不知道?”

朱标道:“对啊,我只是太子,决定该由皇帝来做。我还要享受许多年不做决定不担责任的悠闲生活。”

朱元璋:“……”

他第一次对标儿拳头痒了。

徐达没忍住笑:“老大,标儿说得没错,别什么都推给标儿。”

朱元璋扬起拳头,视线十分不善地不断打量徐达另一个没被揍的眼窝。

徐达捂住眼睛,道:“不过我想刘三吾也不会出手了。这事闹得如此大,他再对会试出手,别说性命,就连名声都臭了吧?他就算不在乎生死,但读书人不是最在乎名声了吗?”

朱元璋皱眉:“说得也是……”他真的很欣赏刘三吾的才华和直言敢谏,真的没想到刘三吾会背叛他。

朱元璋心软,刘三吾背叛的事还未成为事实,他想给刘三吾一个机会。

“那就让他继续主持会试。”朱元璋已经不期待那些大臣们心中怎么想了,论迹不论心,如果刘三吾能当一辈子的大明忠臣,那就是大明的忠臣。

“标儿,你说这次会试还会出事吗?”汤和问道。

众人看向朱标。

朱标曲起食指指关节,轻轻敲打桌面,沉思了半晌,道:“那就要看刘三吾有多少把柄在别人的手中了。爹,他们的目的不在于会考大案是否成功,而是会考大案本身。只要会考大案出现,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