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3/6页)

好吧,他们就是酸。因为朝廷补贴只登记一次,错过了就不能再申请。

“你错过了在官学上课的机会,一定懊悔了吧?”一个略显轻浮的书生打趣道。

刘琏冷哼道:“等我等金榜题名,自有大儒为我授课。”

那轻浮书生并不生气,笑道:“这倒也是。兄台很自信啊。”

刘琏懒洋洋拱手:“都是从乡试中厮杀出来的举子,没些自信怎敢来京城?”

轻浮书生大笑:“兄台所言极是。在下练子宁,名安。”

见朱标等人疑惑,他身旁一沉稳书生道:“练兄以字行于世。”

世间文人虽然多以字相称,但基本都以名行于世。对外只称自己的字不称名的人,要么有避讳,要么很有个性。

练安练子宁显然是后者。

朱标立刻拱手道:“小生陈炜,字伯泽。”

“炜”是朱文正那个调皮捣蛋的儿子的名字,朱标借用了。

刘琏瞥了朱标一眼:“在下名为刘廌,字孟藻。”

宋璲笑道:“在下宋怿,字仲珩。”

朱同道:“在下朱辰,字大同。”

这三人都借用了自己儿子的名字,称自己为南直隶人。

轻浮书生练子宁为江西人;沉稳书生名为张琳,字青玉,山东人。

朱标看出,练子宁和张琳隐隐为这一群书生之首,就算不是最有学问的人,恐怕也是最会处事的人,立刻融入了其中。

练子宁和张琳向朱标等人介绍了周围学子,朱标从中看到了一个熟人。

熟……学生。

目前籍贯为山东的孔佑,表示很慌。

孔佑,南孔宗主孔希友独子,本来籍贯应该是浙江。在他爹被刺杀后,举家搬到北直隶,并通过朱标,把户籍改到了北京。

宋朝黄河泛滥后,河南、山东等地原本灿烂的文脉,因为连年灾荒而凋零。再加上辽金等国不重儒学,所以南方儒学逐渐更加兴盛。

南孔搬回北方,除了躲灾祸之外,也是希望能重整北方文脉,为衍圣公一脉赎罪。

他们没有回山东,而是去了北直隶,则是因为山东现在需要“去孔家人声望化”。

“孔兄,你也在这?”朱标笑道。

孔佑:“……嗯。”他该怎么称呼?!直接称称呼太子兼老师的字,他不敢!

“怎么?几年不见,生疏了?”朱标逗学生道。

孔佑红着脸,咬着牙道:“不、不,伯……伯泽。”

练子宁好奇:“孔兄,你和伯泽兄认识?”

孔佑支支吾吾:“嗯。”

练子宁立刻把着孔佑肩膀,挤眉弄眼:“怎么感觉你有点怕他?怎么,难道你欠了他的钱?”

“孔”为大姓,孔佑并未说自己家世,练子宁只把孔佑当普通人。

刘琏挑眉:“没欠钱,只是比试时输过。你明白的,我们南直隶人经常去北京游学。”

练子宁惊讶:“孔兄学富五车,居然会输?来来来,我们比一比!”

他不由分说,拉着朱标就往正在比试的“擂台”走。

朱同好奇:“你们比什么?若是诗词歌赋,伯泽可能会输。”

孔佑赶紧回答:“不是不是,就是比经义。”

刘琏耸肩:“啊?那赶紧让伯泽回来。”

张琳好奇:“伯泽也不擅长经义?”

宋朝原本以诗文取士,后认为诗文取的士没什么用处,改为经义取士。

事实证明,经义取士比诗文取士更没用,除了取得只有文采之人,还在只有文采外增添了只读圣贤书的副作用。

洪武元年开科取士后,朱元璋发现所取进士大多不通庶务,便力排众议改了些科举规则,变得更重策论。所以不善经义之人也能中举人。张琳并不惊讶“陈炜”不善经义。

“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伯泽和人比是欺负人。”刘琏道,“其实伯泽因为年少,担心殿试上考官会压他名次,所以准备下次再考。若你们中哪个当了状元,又输给了他,岂不是很丢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