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你愿意当太子妃吗(第3/5页)

她得为儿子多做些事才成。秀英夫人的旗号可以亮出来了。

朱元璋去找朱标的时候,朱标正坐在凉席上吃水果刨冰。他见到朱元璋过来,立刻把刨冰藏在身后。

“好小子!居然藏吃的!”朱元璋立刻扑上去。

“啊啊啊啊,爹,你年纪大了,贪凉吃冰不好!”朱标试图挣扎。

“谁说我年纪大?我正值壮年!”朱元璋道,“拿来!”

朱标无奈,只好也给朱元璋弄了一碗水果刨冰。

硝石制冰,就算在安南也能吃到水果刨冰。朱元璋捧着冰碗美滋滋。

“爹,你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朱标叼着冰镇的水果问道。

朱元璋一边吃冰,一边道:“我想问你对常丫头怎么看?”

朱标叹气。他爹终于憋不住,还是来问他了。

朱标道:“我是常葳的老师,恐怕这门亲事会引人非议。”

朱元璋疑惑:“惹什么非议?”

朱标和朱元璋鸡同鸭讲了半天,终于双方沟通完毕。

通过和朱元璋的沟通,朱标才意识到一件事。对师生恋的排斥,其实是从民国开始。

虽然古时候行了拜师礼的老师如父,但这和“师生恋”没关系,因为女子是没资格拜师的,所以就不存在女弟子,也不存在师生恋。

倒是一些民间话本中,有穷书生给富小姐当私塾先生,然后得富小姐青睐的意淫故事。这表明在古时候,若年龄相近的男子教导女子读书,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暧昧的事。

常葳虽称呼朱标为老师,但严格来说,她和朱标并不是师徒。

以朝中文人距离。国子监的学生,只会在有用的时候,称呼国子监的座师和祭酒为“老师”。国子监的祭酒、座师和学生,都不会认为他们有师徒关系。到了朝堂上,他们依旧会为利益争得头破血流。

其实就算有广义上师徒关系的私人书院的老师和学生,离开了书院,该争夺的时候仍旧争夺,从未有过什么“老师如父”的舆论谴责。

只能说,记载在书本上的“礼”,就只是书本上的“礼”,是读书人美好的愿想而已。

书院、官学的师生关系,和现代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区别不大。

“不过这倒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朱元璋道,“如果你不想让常葳当太子妃,就可以正式收常葳为徒,这样就能以‘师生按照伦理关系不应该成亲’为由,选择其他女子。”

朱标道:“需要这么麻烦?”

朱元璋点头:“如果只是屯田就罢了,但常葳经手了孔家和两广的事,她的声望过了。”

如果常葳不当太子妃,她以后也绝对不能成亲。这件事常遇春心里已经很清楚,私下对朱元璋承诺过。

朱标叹气:“爹,她真的和我有指腹为婚的婚约吗?”

朱元璋道:“有。”

为了常葳着想,他没有公开承认过婚约,自然没有撕毁过婚约。

所以如果常葳要成为太子妃,就是婚约在前,朱标教导她在后。这“师生关系”,就变成“童养媳”,反倒是佳话了。

丈夫教导妻子读书识字,这是文人们都爱做的事。

朱标道:“我去问过常葳再回答。”

朱元璋道:“标儿,我只关心你的想法。”

朱标笑道:“等我问过常葳再回答。”

朱元璋无奈,只能多等一日。

第二日,朱标拎着探病的水果去找常葳,发现常葳正在偷吃海鲜,顿时脸一黑。

“我记得大夫说你身上有伤,不能吃海鲜?”朱标笑容和善。

常葳脖子一缩,但仍旧不忘把手中的虾肉塞进嘴里咀嚼。

朱标深呼吸,对一旁的常遇春道:“常叔叔,我知道你心疼女儿,但吃对她伤口不好的东西,吃出了问题来,你不更心疼吗?”

常遇春立刻低着头道:“我错了,我就是……唉,看葳葳最近没胃口,所以就……我立刻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