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军士为文吏和老师(第2/4页)

朱标对于瓦剌和鞑靼的消息就来自于朱棡手下的蒙古骑兵。

“都是正哥开了个坏头。现在三弟三天两头就带着人去蒙古贵族中开会,还和鞑靼和瓦剌的贵族做起了生意。”朱标满心的嘈想吐。

朱文正乐了:“瓦剌和鞑靼是傻的吗?我骗了他们一次,他们还相信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蒙古小贵族?”

李文忠在竹躺椅上翻了个身,脸对着朱文正道:“没听标儿说吗?朱棡手下的蒙古部落和蒙古骑兵都是真的。”

陈英想了许久,都想象不出朱棡带着蒙古骑兵在草原上浪,冒充蒙古贵族,被瓦剌、鞑靼的当权者拉拢的画面。

在他的印象中,朱棡还是个十分孩子气的顽皮少年。

陈英想,无论是标儿还是朱棡,在这个年龄阶段,成长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朱标提起朱棡,又头疼又自豪。

“我已经罚过他了,不准他再深入草原。”朱标叹气,“他去多了总会露馅,而且跑那么远,后勤耗费太多,不划算。现在我已经着手在草原上铺铁路,沿着铁路沿线建城,该是草原部落防着我们了。可惜西边的地理情况太复杂,还是得哥哥们来守。”

朱文正好奇:“铁路是什么?”

朱标比划着告诉他们铁路的概念。

李文忠越听越兴奋,跑去书房拿来纸笔,让朱标画给他看。

朱文正只咋舌:“有了这玩意儿,我岂不是还有机会回来看望你?”

朱标心头一酸,脸上笑道:“要在复杂地形铺设铁路很难,我会努力。”

朱文正伸手拍了拍朱标的脑袋,笑道:“不努力也没关系。等我老了打不动仗了,还得回来让你给我养老呢。”

陈英立刻道:“我也会回来。”

李文忠笑道:“我就不一样了,我会一直麻烦标儿。”

朱标在心里道,等你们老了,我年纪也不小了。

但他仍旧笑道:“好,一言为定。你们回来后,我就把皇位丢给太子,我们兄弟四人一起环游世界去。唔,如果你们身体不够好,我们就找个山清水秀有温泉的地方隐居。”

三位哥哥都笑着应下。

……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之后,朱标调整好了精神和身体状态,开始干活。

他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军队,检查军士们文化课掌握情况。

和朱标相处过的将领和士兵露出了“我就知道会这样”的疲惫微笑,不熟悉朱标、只听过朱标名声的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小先生真的很可怕!

朱标确实很可怕。

现在安南行省最大的麻烦是官吏不够。

大明都缺官吏,安南行省哪来的合格官吏?

于是朱标盯上了军中的人。

现在大明建国都五六年了,算上建国前的时间,军中的老兵们有些已经读了近十年的书,虽说文采不怎么样,但读书识字算术已经完全掌握,当个文吏绰绰有余。

安南行商刚打下来,军队不能撤走。三人的军队加起来,只论精兵都有五六万人。

这五万人都经过了军中基础教育,再差也会写几十个字;读写顺利的人将近一万人。只要把这些人都利用起来,安南行省就不缺行政官员。

朱标已经和哥哥们商量过了,朝中的武将们都去当文官了,那么军中这些人为何不能当文吏?

朱标不仅要让军中的普通士兵们当文吏,还要让他们当教化百姓的老师。

劳动改造营和流民营中已经实践完善的制度,朱标会照搬到安南。明军不仅要给百姓们分田、帮百姓们重新规划和建造村落,还要负责教导百姓们说大明官话和识字。

有百姓能学会大明话,就能多领一块地;如果能学会读写,就能分得更多的地,并从平民一跃成为底层管理人员。

这一点有些违背井田制的公平原则,但比起公平,调动当地百姓学汉话、汉字的积极性,对目前的安南和大明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