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3/3页)

朱标大叫:“听我说话啊!我没有骂!”

三位老先生兴高采烈聊天,完全无视朱标。

朱标试图挤到他们身边,不断晃悠脑袋吸引他们注意力。

三位老先生直接把朱标的脑袋推开,继续聊天。

朱标:“……”生气!

燕乾和唐大夫忍俊不禁。

朱标:“……”更生气。

“好了好了。”燕乾忍不住像对待孩子一样,差点揉了朱标的脑袋,最后关头才改成拍肩膀,“孔希友要将儿子托付给你,你让他住在哪里?学院还是家里?”

朱标闷声道:“住在家里,好教导一些。他需要补课。”

燕乾道:“好,我去安排。”

朱标道:“燕叔叔,你有政务办,不用还操心我家里的事。”

燕乾笑道:“李贞不在北京,还是由我操心吧。我也没多少政务。”

朱标无奈,只能同意。

他已经知道自己是朱太子。燕叔叔一直为他私事忙上忙下,也算政务吧。

朱标制定了五年公学计划,朱升和身体刚好不久的季仁寿又闲不住,离开了北京,去推行和监督公学计划,并且回南京催促翰林院赶紧把“切音表”制作出来。

朱元璋刚登基就召集人制作“切音表”,自始皇帝“书同文”后,要再创“语同音”的壮举。

但翰林院商量了几年了,采用了几个音源地,现在还在争吵。

为了大明的教化计划,今年他们再拿不出成果,朱升和季仁寿就要建议主公独断专行,由主公决定了。

朱元璋:俺觉得濠州话就很好。

朱升和季仁寿闲不住,离开北京养老地的时候,孔希友也启程返乡,留下了孔佑一人。

他甚至连个书童家仆都没留下来。

朱标看着独自拎着包裹,表情茫然的孔佑,不由生出了怜惜。

没想到孔希友还是个虎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