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历史不是一人推动(第2/8页)

然而,常葳不需要他的指点,就自己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

这一条路,常葳具有十足的主观能动性。她能共情饥饿的百姓。

常葳走上这条路,也拥有现实的基础,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条件。她是常遇春的女儿,而她两个弟弟听到屯田要背的那一堆东西就头疼,只想打仗,只有她能继承父业。

在封建时代,子承父业是最传统也是最正统的职业继承。常遇春积攒的“屯田元帅”的威望和民心,能顺利交接给常葳。

在百姓们心中,常葳就只是“常元帅的长女”“常元帅的继承人”“小屯田元帅”,会忽视她的性别,认为主持屯田分田打恶霸土豪这种事,常葳绝对能胜任。

甚至朱元璋派其他有名有姓有功劳的将领去代替常葳,老百姓都会更相信“常元帅长女”,配合“常元帅长女”的工作。

“如果是常元帅,那么生个超级厉害的屯田女将军也是理所当然!”——这一定是百姓们的心声。

同时,继续执行井田制,巡查各地井田制推行情况,处置不法豪强,或许在和平时期比战场更加危险,也更能积攒声望。

相比常葳自己选择的路,朱标野心勃勃为常葳谋划的路就有些可笑了。

常葳虽然厉害,但和她一样厉害的同龄男性小将有好几个。而身为男性,他们在战场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兵都是男性,生活更方便。

常葳只要做不到独一无二,她这个将领就泯然众人矣,仿佛电影里为了政治正确而塞进去的有色人种一二三四五,在大明将领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样被强迫推上去的女将军,这个时代的女性看了之后只会皱眉,“没必要啊”“真奇怪”“不适合”“换个男的不是更好”,最后反而质疑“将军中为什么要有女性”这件事。

封建时代啊。朱标又忘记了,这是封建时代。

其实朱标也不是太愚蠢,他其实给常葳规划了成名之路。

草原、东北、云南……甚至高丽和倭岛,都可以有常葳立功的机会。

但他又傲慢了。

大明名将如云,四十岁以下“小将”都很难在老将手中抢到战功。再加上朱标将明军武器更新换代,又用先进的经济手段筹备了足够多的粮草,他的学生们还未成长起来,大明就已经和平了。

燕王朱文正和曹国公李文忠这两员“小将”本就位列大明开国功臣前十,他们麾下的兵马足以踏平草原和东北;永昌侯蓝玉和滇南侯陈英也在大明开国时就立下很大功劳,现在一举收复云南,已经在对胆敢挑衅大明的大越国磨刀霍霍……

如他们四人这样的已经立下功劳的新一代将领有很多。

而老将们其实也正当打。

廖永忠和汤和正在一南一北训练海军,其他老将们转战西北等各地扫清贼寇和元朝残存势力,还有些老将甚至喊着有钱有粮就把西北和吐蕃打下来……

别说常葳,就是比常葳成绩更优秀的几人……咳,比如他的二弟,想当主将带兵打仗立下大功劳都几乎不可能,顶多当个副将蹭蹭。

大明猛人如云,朱标想要额外制造一个人与他们打擂台,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目前二十岁以下这个年龄段,只有一个人胆敢说自己能当主将,还不被人质疑。

这个人就是开了金手指的穿越者朱标。

而且朱标其实也不敢当主将,他不会打仗。他只能当军师,然后蹭哥哥们的功劳。

朱标很清楚,如果他打的几场硬仗没有哥哥们、没有邓愈赵德胜等已经封国公封侯爷的大明猛将当主将,他肯定打不赢。

我真是傲慢啊。

朱标第一次想要“控制”一个人的人生,然后遭到了令人尴尬的失败。

最后他还发觉,这个人走上这么一条艰难的人生,还可能是他爹嘴欠。这就更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