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知道汉唐使臣吗(第3/5页)

所以王袆也不是一直在游玩,还是有一边游玩一边做正事。梁王这才没有对王袆太过警惕。

在信息闭塞的梁王看来,三个文臣没什么好忌惮,即便有个文人长得粗犷一点,这个乱世中长相粗犷的文人又不少。从言谈举止来看,那位姓花的副使臣确实是文官。

如果王袆真的只顾着游玩,什么都不做,梁王就会怀疑王袆有什么阴谋了。

云川边境,在一千人骑兵营的背后山林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有了新的兵营,沿着狭长的山道,绵延几十里。

蜀中山林挺凉爽,陈英坐在一棵树下,正翻看从南京新带回来的报纸。

“文英,王公要行动了。”蓝玉一边用大大的叶子当扇子呼哧呼哧扇风,一边笑着走过来,“真是让我们好等。”

陈英放下报纸,道:“这半年我们一直在悄悄调动物资,可不算等。希望子充先生不要冒险。”

蓝玉道:“有康将军和花将军护着,王公怎么会有事?”

陈英摇头:“子充先生的性格你不清楚。他有时候性格很激烈,而且很会讲道理。康将军和花将军恐怕会被子充先生说服。”

蓝玉想起自己的老师,眉头跳了跳:“说得也是。我们得赶紧出发。”

陈英点头。

王袆一月一次的报平安,也是传递信息。

梁王虽然知道信使肯定会传递信息,但他不敢阻拦,且对云南险峻过分自信。

梁王现在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不知道元朝究竟灭没灭。身在云南,他不像其他元朝宗室一样,打了败仗可以回草原。除非他身上有一对翅膀,否则他不太可能跨越大半个华夏腹地逃回草原,只能殉国。他不想殉国。

但就这么投降了,梁王又很不甘心。

假如大明是骗他了的呢?

梁王一直在向北方骗派出使臣,试图打听元朝的情况。

凑巧,草原上的残元也派了使臣来安抚梁王,让梁王扛着大明的进攻,争取帮助元朝“光复中原”。

虽然残元回到了草原,被迫恢复成草原奴隶主。但已经见识到了中原大地的繁华,习惯了文明人的生活,谁又愿意继续住在帐篷里?

就算草原奴隶主每天有吃不完的肉,但元朝皇帝和太子更喜欢吃御厨用牛羊肉调味做出来的素羹。

云南作为大元留在南方最后一块地,他们对其抱有很大期望。

于是,一位和朱元璋正让人著书立传的丞相脱脱同名的蒙古使臣脱脱,带着十几人护卫,灰头土脸来到了云南。

其实脱脱带人南下的时候,护卫有千人之多。

只是他人带太多了,太过显眼,一路被明军追着揍,虽然运气好来到了云南,但只剩下十几人了。

没拦住他们的蓝玉为此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去深山中亲自当先锋剿灭了好几个匪寨,把匪徒们全部挂在了树上,看着被匪徒们残害的百姓邻里和亲朋,拿着钝口的柴刀、斧头,把这群匪徒一个个削成了人棍。

陈英知道蓝玉的习惯后,扶着额头叹息了许久。

蓝玉真的和常遇春只是姐夫和小舅子,不是有血缘的亲兄弟吗?这脾气,简直……唉。

这两个残暴的家伙,居然成为百姓口中最具传奇性的“大善人元帅”。叶大先生真的很可怕。

蓝玉很担心逃掉的元朝使臣会给王袆等大明的使臣带来麻烦。王袆的回信让他安心,并告诉他,自己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现在这个时机已经来了。

虽然偷偷驻扎在这里的明军只有三万余人。并有一万人分散成几百人的小队,随着王袆派来的人不断带来的地图,偷偷潜入了云南各处险地,等待大明军队到来。

王袆是个很谨慎的人,他既然向朱元璋承诺,朱元璋就相信他,给予他让川蜀军队全面配合的军师的权力。

同时,陈英率领直属自己的五千新式火铳队悄然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