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第2/3页)

宋濂道:“那百姓愚昧,不知换呢?”

刘基甩袖子:“那就是他们活该。他们自己都不想为了过好日子而努力,难道还要我们大明为他们做主?”

宋濂想一想,点头叹气:“说得也是。我没意见。”

其他道德感最高的儒臣也纷纷点头同意。非儒臣就更不必说。

陈标的出海之策确实是双赢——做生意,只要不是强买强卖,那就说明对方也认为有利可图,怎么不是双赢?

至于他们的王公贵族是为了自己利益还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做生意,那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人该考虑的事……

“和我们只会做生意的大萌有什么关系!”陈标理直气壮。

飞速赶到北平觐见太子的廖永忠疑惑:“大萌?什么大萌?”

陈标道:“哦,大明,我说错了。”

廖永忠更加疑惑。两个读音完全不同的字,怎么还能说错?

陈樉老气横秋道:“大哥刚忙完春耕,又去海津镇勘察地形,规划商港,忙得思维有些混乱,哎哟……”

陈标捏住二弟的腮帮子。

陈樉立刻告饶:“我的意思是,大哥和廖将军开个玩笑。”

陈标松开越来越老练,但也越来越不尊敬他这个大哥的二弟的腮帮子,道:“总之,为了能好好做生意,一支强力的水军至关重要。海外诸国皆蛮夷,如草原部落一样。若水军不够强大,他们就不会和我们做生意,而是劫掠了。”

陈樉补充道:“就像是倭寇。”

提起倭寇,廖永忠忍不住磨牙:“倭寇……若不是倭岛太远,我真想把水军开过去,把倭岛踏平!”

倭患在元末就已经开始。

倭岛内乱,一些贵族派人劫掠华夏商船、侵扰华夏海岸,为他们争霸倭岛获取资源;一些贵族在争霸中落败,失去了地盘,就干脆在海岛上驻扎,成为专职海盗,以供养他们的奢侈生活。

洪武元年,倭患就已经非常严重。

朱元璋曾经派使臣去质问倭国天皇和将军,倭国将军砍了大明使臣的头。

以朱元璋的脾气,对倭国自然恨之入骨。但他却忍住了,没有出兵,只在海岸修筑抵抗倭寇的堡垒,并为阻拦后世子孙主动出击,将倭岛列为不征之国之一。

不征之国的意思是,除非对方先动手,否则大明不会对其出兵。

后世多骂朱元璋“小家子气”、“没海洋思维”、“看不起别的国家”、“自大傲慢”,却不知道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停止北伐之后,主要资源都投入了海岸线,对倭患十分重视。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备倭兵”,指的就是朱元璋建立的沿海都司卫所。在北方草原民族没有进攻的时候,沿海都司卫所就是最惨烈的战场前线。

后世有一段时间流行反思思潮,不仅营销号,文科领域的学者们也喜欢“解构推翻历史”“反思国民劣根性”,甚嚣尘上。

比如有许多史学家,都写论文声称倭寇不是日本人,都是国人假扮。倭患是内乱,倭国清白无暇。

这些史学家,不乏名校教授。

他们的论据是,《明嘉靖实录》记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但是此话前后语境是,嘉靖三十二年,倭寇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扰边,沿海都司卫所损失惨重。倭寇被打退后,许多奸民趁机兴风作浪,假借倭寇的名义劫掠,“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明朝文献记载用词非常精准,倭寇倭奴、海寇海贼,都是指不同的人群。而倭寇扰边,是海乱的根源,才有为倭寇里里应外合为非作歹的“海贼海寇”。

这就如草原民族劫掠边疆,然后出现了带路的、投靠的、趁火打劫的中原人。

朱元璋流传后世的白话文圣旨中,就有直接指挥沿海百姓操刀子砍倭寇。可见朱元璋对倭寇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