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应昌上都轻松获胜(第2/3页)

应昌和上都城池坚固,元军据城不出,以大明目前的后勤,要攻下应昌和上都,需要付出不少代价。

朱元璋、徐达和陈标打赌打输之后,采取了“引蛇出洞”的计谋,故意散布假消息让元军离开应昌和上都。待元军离开乌龟壳之后,大明军队给以迎头痛击。

曾经威震世界的蒙古铁骑,就像是这个摇摇欲坠的残元王朝一样,在大明勇猛的小将们面前溃不成军。

特别是上都的军队,居然刚和大明军队打了个照面就降了,让先锋蓝玉满脸无趣。

蓝玉询问降将,才知道在回上都后,大元皇帝担心护着他离开的孛罗帖木儿拥有兵权,会威胁他这个丢掉了元朝江山的皇帝的统治,就派人把孛罗帖木儿给刺死了。

现在领着孛罗帖木儿的兵的将领是奇皇后的亲戚,一个高丽人。所以将士们在听说光复大都,打顺风仗的时候还算听话,见被明军围了,就瞬间丧失了士气。

蓝玉看着那个被元军逃兵砍死的高丽将领,沉默半晌,说不出是什么心情。

“标儿曾经开玩笑,说人从历史书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人从来不会得到任何教训。”与蓝玉汇合的朱文正半开玩笑道。

他看到蓝玉确实有真本事,便不再对蓝玉阴阳怪气。

蓝玉淡然道:“屡教不改。”

朱文正叹气:“成功让昏君逃了。唉,虽然知道这等昏君,活得时间越长,给我们大明留下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更长。我还是差点就没忍住取他的脑袋。”

元朝灭了,但蒙古可没有。

元朝腐朽,但在草原上的蒙古众部落依旧强势。

元朝皇帝现在也是公认的蒙古大汗。他这个昏君大汗回到蒙古草原上,才能带动蒙古继续内斗,以免短时间内出现一个替代昏庸的黄金血脉,重新一统草原部落的人。

这是陈标的献策,朱元璋说标儿说得对。

“你不是很会抚民吗?你去安抚上都那些官吏和宫廷女眷,我不耐烦处理这些。”朱文正伸了个懒腰,看向草原上西斜的夕阳,“先回一趟应天,和义父报告一声,就可以在标儿身边安心待着啰。”

蓝玉:“……是。”虽然他对懒散的主将很无语,但不过是把男女老少全部丢进劳动改造营干活而已,不会耗费多少精力,蓝玉便懒得和朱文正辩解了。

朱文正这里结束得很轻松,李文忠和陈英那里也差不多。

元太子根本不会领兵打仗。但他以为自己会领兵打仗,亲率应昌的元军南下进攻甘肃。

陈英提着一杆长枪,瞅准元太子的华盖,在元军看见大明军队出现混乱的那一刻,只率领一百人,直取元太子的华盖。

正坐着马车往南边赶去打仗的元太子,吓得立刻抢了侍从的马转身逃跑,把应昌的元军丢在了原地。

太子跑了,群龙无首,两万元军就这么被陈英一百人冲得阵脚大乱。

李文忠立刻率军包抄,轻松吞下这两万元军。

只是等他们赶到应昌的时候,元太子已经抛弃妻妾子女北逃了。

李文忠颇为无语:“他打仗不行,逃得倒快,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陈英甩了一下长枪,将长枪上的血色抖落:“正好,免得我们还要想个法子偷偷把他放了。”

李文忠笑道:“放归放,我还是很遗憾没给他身上带点伤。一点伤都没受,便宜他了。唉,这元军怎么这么弱?”

陈英点头:“不仅没有重骑兵,甚至有一半的人都没有骑马。”

说到蒙古人,想到的就是骑兵,特别是重骑兵。但这支应昌元军居然有一半是步兵。

陈英不明白蒙古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弱,但赢了就好。

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手握长枪看向北平的方向。

李文忠策马与陈英并肩,也望向北平的方向:“朱文正那混球就罢了,标儿应该也赢得很轻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