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常氏之女鲶鱼效应(第2/8页)

他把常家不会成为将门一事也说了,十分坦率。

朱元璋果然非常欣慰,再次确定了常遇春这样的人才就要留在大后方帮他屯田练兵的心。

什么叫萧何?什么叫诸葛武侯?老李老刘甚至咱家标儿算个屁,常伯仁才是真的萧何真的诸葛武侯!

朱元璋本来都被常遇春的哀怨给弄得有点心软,想着要不要放常遇春出去打一场仗,过足瘾了再让常遇春回来继续屯田。

现在?如此贤良栋梁,打仗的时候出了问题怎么办?必须在后方待着!

常遇春只知道自己的坦白让朱元璋很高兴,他离心腹中的心腹又近了一步。

他并不知道,他离心腹中的心腹越近,离战场越远。

这大概就是相对论(胡扯)吧。

朱元璋赞扬了常遇春的远见之后,犹豫了一会儿,道:“你让你女儿走女将军的路,和我撕毁婚约有关吗?”

常遇春愣了一下,笑道:“主公,臣不敢说无关。臣曾经是个地里刨食的农民,后来又当了匪徒。我知道我是个什么性格。如果没有主公戏言的婚约,臣就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女儿身上,也不会发现女儿的天赋,想要让女儿当女将军。”

“若主公说,因为十几年前的戏言,臣家小女恐怕在婚姻上会有问题,无人敢娶,所以我才让她当女将军,这倒不至于。难道没人敢娶,主公还不能为我家小女赐婚吗?”常遇春又道,“主公,小女当了女将军也不一定不成婚。许将军和陈将军不也在军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到时候还要劳烦主公赐婚了。”

朱元璋心里松了一口气,笑道:“那是自然。”

朱元璋鼓足了几年的勇气,勇气都不够他告诉自家主意超大的儿子,“我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给你定了一门婚事”。

因只是当初一句戏言,朱元璋拖了十几年没重提,军中之人也将其淡忘了。

于是朱元璋前些年正式告诉常遇春,婚约作罢。他那神仙童子儿子的婚事,得儿子自己看着顺眼。

当然,说不准儿子还是看上了他家女儿,那他们还是能成为亲家。

常遇春很能理解。

谁家有神仙童子下凡的儿子,也不敢轻易给他安排婚事。即使自己功劳很大,别说朱元璋不需要给儿子娶谁来巩固统治,陈标本人也不需要任何岳家帮衬。

于是两人默契不提这件事。

……

“嗯?许姨,你身边那姑娘是谁?许姨的亲戚?”

船上有那么多勋贵子弟,回北平又不急,所以船队到晚上就靠岸驻扎休息。陈标的学生们也可以上岸看看沿途风光。

第一日靠岸,陈标就看到了许淑桢身后穿着一身皮甲的小姑娘。

他本来没发现那是个小姑娘。女子生长发育比男子早,那女子比他高出整整一个头。若不是她回过头,一张脸稚嫩俏丽无比,陈标还真不会发现她的真实性别。

许淑桢身边有女亲兵正常,但亲兵是个娇滴滴的女孩,就挺奇怪了。

陈标当即警觉。

这可不别是哪个想要走捷径的官宦富户买通了船上的人,带来了一个女孩想与船上的勋贵子弟结亲?

陈标知道自己不该随意以恶意揣度别人,但现在他船上这么多学生,不得不凡事小心谨慎。

许淑桢拍了拍那女孩的肩膀,道:“常元帅的长女,我徒弟。别看她脸长得嫩,只是她晒不黑而已。她跟着我训练了几年,这次我带她上战场试试。”

“哦。”陈标立刻把心中警钟收起来。

和勋贵子弟结亲?抱歉,这满船的勋贵子弟不配和常元帅的长女结亲。

陈标从自家娘亲那里听过这位小名常大娘,已经取名常葳。

常葳已经有三个弟弟,两个弟弟常茂、常升在读书,常森还在襁褓中。常茂现在也在这条船上,准备一起去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