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常遇春千骑夺巴蜀(第3/5页)

常遇春只能更委婉道:“当然不怪。但世子善良,恐怕会自责。”

朱元璋被说服了:“这倒是。真是的,标儿自己想太多,骂我这个当爹的干什么?没大没小,不孝顺!”

常遇春:“……”他总算知道为什么知道标儿身份的同僚们,都对标儿越来越尊敬。

摊上这个爹,标儿真的辛苦了。

朱元璋趁着儿子不在,嘀嘀咕咕说了儿子不少坏话,彰显了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后,又扯着胡子忧虑道:“标儿好像真的有点生气,我该怎么办?”

常遇春:“……”他真的不想站在这了。为什么他非要这个时候来汇报?正好赶上标儿的信?

常遇春努力维持着黑面将领的表情,道:“世子只是抱怨,如幼子向父亲撒娇,主公只需要哄一哄,世子就不会生气了。”

朱元璋失笑:“没想到你这个经常不着家的人,还有这样的经验?说得对,标儿怎么会对亲爹生气?给他找麻烦的是明王,又不是我!我陪他一起骂骂明王,他一定就消气了。”

常遇春再次在心中发出“……”的声音。

他不知道自己该吐槽“主公你还知道我被你派去大后方每个城池轮流跑,很难回一次家”,还是该吐槽“主公你把什么事都推到‘明王’身上,想好身份暴露后怎么面对标儿了吗”。

但他什么都不敢吐槽。

这并不仅仅因为常遇春对待朱元璋很谨慎,和那些面对“陈国瑞”就开始开启吐槽模式的同僚不同。常遇春更担心的是,主公又说出什么“惊人之语”,让自己也朝着“不尊重陈国瑞”滑坡。

连不小心混入核心圈的“外人”康茂才都逐渐呈现滑坡趋势,“陈国瑞”的威力太可怕。

朱元璋自以为找到了解决办法,又询问下一个问题:“伯仁啊,你怎么能在你儿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取名字?难道你没有想不到好名字的时候吗?”

常遇春道:“按照辈分,寻找吉祥的字眼,再找个算命先生算一下合不合命即可,不算难取。”

朱元璋摸着自己的胡须叹气:“一个人能这么取,但人多了不好取啊。”

常遇春疑惑。

主公目前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取名字,除了乳名狗儿猫儿的两位嫡幼子,就只剩下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庶子。且不说标儿只让主公替两个胞弟要名字,就算给三个儿子取名字,应该也不是很为难吧?

朱元璋开始解释自己为什么几年都没想好名字。

朱元璋解释结束,常遇春想翻窗逃跑。

他担心自己如果不尽快找借口离开,会忍不住露出同僚们同款“主公你是不是该去看大夫”眼神。

听听他的主公说什么?主公说,他取名字,要把子孙后代的辈分“字”一口气全取了,所以才想了几年没想出来好名字。

常遇春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是啊,这样想几年想不出好名字多正常。因为主公要替子子孙孙都把名字取好啊。

是个屁啊!主公你是不是脑子……

常遇春压下了心中大逆不道的想法,板着脸道:“确实很难。但世子说得有道理,主公嫡幼子入学时还没有名字,的确不妥。我听闻有些书生会在启蒙的时候先起字,后起名。主公若实在想不出名,可以先为他们取个别字,之后再换。”

朱元璋点头:“不愧是伯仁,脑子就是聪明,有道理!我先让标儿给他弟弟随便取个别字用着!”

常遇春:“?”

常遇春以为自己没说清楚:“主公,世子想让你取……”

朱元璋道:“我日理万机,哪有空想这个?”

取名废朱元璋开始摆烂,并将锅甩回了陈标身上。

先不提陈标拿到亲爹回信后跳到凳子上,高举着信,使劲将信摔在了桌子上。

常遇春飞速找借口告辞,再也不想留在这里听主公瞎逼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