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在邵荣墓碑前喝酒(第2/5页)

他又是谋叛,家中孩子年纪较小,族人不敢为其收殓。

燕乾本来想为邵荣在家乡找一处地安葬。朱元璋却在得知此事后,在公墓中给邵荣选了一个独栋别墅,自己出钱维护。

横死之人本就需要火葬。朱元璋派人亲自为邵荣收殓,燕乾便不再操心这事了。

有了朱元璋的吩咐和燕乾的打点,邵荣的墓碑擦得亮晶晶,没有因为他是罪臣就被敷衍。

朱元璋提着酒来到邵荣墓前时,邵荣的墓前还放着一束花,不知道是哪位邵荣的亲朋好友来祭奠过。

因朱元璋为邵荣收殓,邵荣原本的亲朋好友和老下属便不用因为邵荣谋叛而忌讳,不敢来祭奠。

献花也是陈标的主意。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历来祭祖是火灾高发期。

还未进入工业社会,陈标不用担心工业污染,但公墓发生火灾,就是慈善事变坏事了。

所以陈标在公墓一处划分了专门的焚烧纸钱的火炉,上面刻着“天地钱庄”的字样,说钱要汇到“天地钱庄”才能分发到黄泉地府的亲人们手中,否则这里坟挨着坟,谁知道纸钱烧给了谁。

陈标扯了一大通道理,又搬出佛家道家的典籍为自己站台,百姓们就信了。

甚至家人葬在远方,或者已经找不到祖坟的百姓们在逢年过节,也会来“天地钱庄”烧钱“汇款”,希望以明王的伟力,让“天地钱庄”找到自己或许还未投胎转世的地下亲人,将钱汇给亲人们。

以前他们都是在自家烧钱,或者去寺庙道观。现在“明王”所说的“天地钱庄”,变成了他们最相信的“汇款渠道”。

“汇款”的时候,他们也更相信天地钱庄自己卖的纸钱香火,认为这个更正宗。反正也不贵。

陈标为此大赚了一笔。赚的钱正好维持已经被百姓们叫做“天地钱庄”的公墓运行。

朱元璋和下属们都为陈标盘活产业的本事叹为观止。连死人的产业陈标都能盘活,还有什么是陈标那个小脑袋瓜子想不到的?

朱元璋摆弄了一下邵荣坟前的花,一屁股坐在墓碑前,从怀里摸出两个酒杯。一杯斟满,另一杯自己拿着,沉默着喝了起来。

李善长提着从陈家酒楼买的卤味来祭奠邵荣的时候,就看见朱元璋坐在邵荣坟前喝闷酒。

李善长投靠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还是濠州红巾军中一小将。所以李善长自然和濠州红巾军的元老邵荣挺熟悉,每年有空就会来祭拜邵荣。

见李善长过来,朱元璋招呼了一声,扯开李善长用来供奉邵荣的卤味包裹,用卤味下酒。

李善长嘴角微抽。他想起陈标用来威胁人注意安全的话,“如果你死了,我就在你们每年祭日的时候赶到你们坟前,吃光你们的祭品,让你们饿肚子”。

主公不愧是标儿亲爹,标儿只是说说,朱元璋真的吃起了邵荣的祭品。

李善长撩起衣摆,也坐到邵荣墓碑前:“主公怎么想起来邵荣了?”

朱元璋道:“快到老邵祭日,我来祭拜一下,不是很正常?”

邵荣在中秋节伏诛。陈标七月底从应天出发,现在已经快中秋了。

李善长道:“看主公喝闷酒的模样,可不像是没事来祭拜,肯定心中有事。”

朱元璋低头看了一眼酒杯,道:“确实。”

李善长好整以暇,等待朱元璋倾诉。

他不来,或许朱元璋就只是对着邵荣的墓碑在心底倾诉。他碰巧来了,就和邵荣的墓碑一起听吧。

他这把年纪,听再多秘密也没关系了。

“标儿写信给陈国瑞,说杨宪虽然查出来陈家的事为张士诚所做,但他认为是张昶所做。张士诚是这群元朝官吏腐蚀的第一人。”朱元璋盯着手中酒杯,果然开口。

李善长叹气:“原来是这样。”

他有些惊讶,但思索一下,这事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