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单人叩门大醉一场(第2/5页)

秋季是葡萄丰收的季节,陈标向来会用时令的瓜果给家人酿酒窖藏。若家人不在应天,他也会遣人送去。

朱元璋对陈标送给他的好东西总是很吝啬,连徐达、汤和二人想要拿陈标送他的好东西,都得趁着朱元璋不在,去陈家偷拿。

朱元璋可从来不会亲手送给他们。

至于周德兴,他好不容易练好了一点演技,又忙着打仗。每次徐达和汤和偷东西的时候,他都只能当个望风的。不过好歹也能分得一二从陈家偷来的赃物。

朱元璋道:“这是我家里人给我酿造的好酒。我家里人酿造的酒分成几份,有给我喝的,有送亲戚朋友的,还备着一些当礼物的。徐达、汤和、周德兴三个家伙每次都能从我家得不少好酒,却仍旧不知足,非得偷家里给我留的这份。家里人也纵着他们,总替他们遮掩。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个什么毛病!”

燕乾抿了一口葡萄酒,眼睛一亮:“主公,这酒好啊!”

朱元璋得意:“当然好,不好那三人能去我家当贼?”

燕乾不由失笑:“没想到徐元帅、汤将军和周将军,还有这一面。”

朱元璋道:“咱们从军之前,说好听点是乡野游侠,说难听点就是游手好闲不肯老实种地的人。他们就是这个性子。你家夫人手艺不错啊。”

燕乾谦虚道:“还好。”

两人继续喝酒吃菜,谈些过去的事和身边的事。

朱元璋询问最多的就是陈家。

燕乾身为应天府指挥使,朱元璋虽给陈家留下了许多护卫,但明面上的安全还是得由燕乾保护。特别是应天小学周围,是燕乾亲自巡逻。

燕乾对陈标赞不绝口,并说自己有意让孩子也进入应天小学。

邵荣为地方豪强,燕家能和邵荣有姻亲,出身自然不会低太多。

燕乾家为耕读世家,先祖为宋真宗时期进士燕肃,官至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

他家虽清贫,但那是因为散尽金银就为了保护先祖藏书。这样的家庭,自然不会把孩子送到应天小学这个一看就很不正规的学院启蒙。

但季仁寿接替陈标成为应天小学校长之后,燕乾就愿意把儿子送去了。

正好他长子今年十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十分自律。就算和应天小学中一群顽童相处,应该也不会再移了性子。

燕乾并不是看不起陈标开的应天小学,只是这个时代本就以私学和家学为主。应天小学里那群将二代,祖上都是贫民,朱元璋实在是没办法吗,才让儿子帮着启蒙。

若像燕乾这种家学渊源的家庭,自然是不会轻易让儿子拜他人为师的。

燕乾询问朱元璋,是否还可以让自己孩子入学。

朱元璋同意了:“你儿子肯定懂得多,到时候让你儿子给标儿当……当什么来着……”

朱元璋冥思苦想,终于想起来:“对,助教,就是帮标儿教书的人。有标儿看着,你不在应天,你儿子也不会被欺负,放心。”

你不在应天……燕乾在心中一叹,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后,道:“主公,那……那邵荣的长子,还能入学吗?”

朱元璋道:“他是不能了。就算我处理这件事处理得再宽厚,他的家人一个流放也跑不了。他儿子肯定是要充军。不过咱们现在朱家军军队里生活不差,我还打算给士兵们也启蒙,所以他儿子还是能读书识字。将来给他机会立个功,我再赦免他家后人吧。”

充军作为单独存在的刑罚,是基于朱元璋模仿唐朝所建立的卫所制度而存在。

卫所制度即“军籍”,将士世代为军士,寻常情况不会增补。充军就是常规填充军籍的方式。

后来卫所制度腐坏,卫所的长官中饱私囊严重,特别是嘉靖时期,有官员上奏,将商屯等卫所直接收入全部折粮为银后,卫所所属的兵卒生活极其困难,逃逸者达到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