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很贪心的秀英夫人(第3/3页)

至少,她们已经抓住了女子地位提升的重点,那就是劳动,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

朱升和季仁寿其实在女性问题上较为保守,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马秀英说得很对。

他们俩都是吃过苦的人,所以知道普通百姓家中,一个人干活不如两个人干活更能吃饱。

而且,他们也知道班昭书写《女诫》的真实原因,所以对更改《女诫》中一些内容,并无意见。

陈标这辈子熟读史书后,自然也知道。

班昭写《女诫》时已经五十四岁,《女诫》说是为教导未婚女儿所写,她当时根本不可能有未婚女儿,这自然是托词。

班昭当时是东汉宫廷女子的老师。东汉多短命皇帝,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班昭入宫当老师时,为邓太后执政,她也是邓太后的老师和幕僚。

班昭写《女诫》,其实是假托教导班家女子,委婉向邓太后劝诫。

西汉后宫廷贵族女子多干政,且淫风盛行。《女诫》是班昭这位老师,试图约束宫廷贵族女子的一点尝试。

班昭自己大概永远也想不到,自己这《女诫》,会成为几千年约束普通女子的刑具。

就像是程颐和朋友聊天时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口嗨,没有记载到任何自己的著作,他自己也在实际行动中支持寡妇再嫁,只是被旁听的弟子记载在后世人编纂的《程式遗书》中。而且程颐这话的对象也不是女性,而是所有人。

北宋人程颐肯定也想不到,他这句话被南宋人翻出来曲解,逼死了多少无辜女子。

可惜就算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些是曲解,也不会为女子逆天下大势。

封建时代的女子弄松枷锁的唯一机会,就是改朝换代之际,百废待兴之际,前几代的皇后颁布新的“女子劝诫”。

如长孙皇后的《女则》。

可惜,这些皇后也如班昭一样,视线仅集中在宫廷贵族女子身上。

秀英夫人,则是想编纂一本也适合平民女子的“诫言”,十分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