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陈友谅自立为帝了(第3/4页)

如果他没有咸鱼,早早培养一些女大夫,哪怕他知道的根本算不上医学知识,只是“医学常识”,也能让他娘安全不少。

还好他爹比他更像一个穿越者,当机立断让男大夫去接生,把两个弟弟用钳子夹了出来,否则他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

陈标穿越成了富商之子,虽天天向他爹吐槽朱元璋晚年的暴戾事迹,但他其实知道,在马皇后和朱太子去世之前,他爹只要谨小慎微,独善其身,遭遇危险的可能性不大。

出生在封建社会的未来勋贵家庭,陈标的日子太舒坦,让他不愿意做出任何可能会动摇平稳生活的事。

就算是井田制和女子放脚,都是他爹听了他的嘀咕,向朱元璋提议后做的。

可以说,这群没有前世记忆的封建人士,都比陈标更锐意进取,更像穿越者。

陈标低下头,看着自己稚嫩的双手。

他可以找借口,说自己还小,所以不想惹麻烦。

但他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以他爹对他的百依百顺,他只需要指手画脚,就有很多很多人帮他做事。年龄不是问题,他就是不肯做。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呵。

在马秀英终于能够洗澡、出门行走时,朱元璋在应天找了一座佛寺、一座道观,捐了两座神像;陈标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召集工匠,偷偷摸摸不知道在做什么工具。

朱元璋问起来,陈标只说他也在为娘亲积福行善,但现在东西还没做出来,他先不说,免得期望太大,到时候没做出来,丢脸。

朱元璋虽然非常想知道陈标的秘密,但还是乖乖等着陈标自己揭晓秘密那一刻,没有去问李贞和工匠,陈标在藏什么。

这是他们父子二人的默契。朱元璋乐意让陈标有小秘密,然后陈标和他分享小秘密的时候,那幸福感就会特别满足。

陈标每日和工匠混在一起,连小学校都懒得去了,反正叶大先生和宋先生无事可做。

直到三月底四月初,徐达和朱文正前后脚成亲,陈标才从工匠坊出来。

朱文正是初婚,婚礼稍稍隆重了一些;徐达娶继室,婚礼档次比朱文正略逊一筹。

不过两人娶亲的排场都很简单,接新娘子回家,再拜堂、和亲朋好友吃了顿饭就算完事。

没有十里红妆,也没有繁琐的礼仪。

但在这个乱世中,只是那一抹大红喜色,就足以慰藉应天府中百姓的心。

乱世中能活下来的百姓对危险的感知都很敏锐。

朱元璋一系列政策出台,和朱家军频繁的调动,让他们知道应天可能要起战乱了。

隔壁苏杭二州很安全,一些富商开始往张士诚麾下地盘迁徙。

普通老百姓却全留了下来,还主动询问能不能参军。

连老弱妇孺都不断找朱家军询问,有没有他们能帮忙干的活。

他们甚至自带干粮,愿意免费为朱家军修补城墙、挖战壕修塔楼。

朱元璋见到百姓们频繁的请愿书,忍不住揉了揉眼眶。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朱元璋感叹道,“都说得民心则得天下,那民心指的是士心。普通庶民的心,不能成为逐鹿中原的力量。但我想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民心,就是百姓的心。诸位大才,也是因为我对老百姓好,才跟随我。”

朱元璋举起酒杯:“我与诸君痛饮此杯,希望下次咱们再相聚时,同饮的人一个也没少。”

文臣一边,武将一边,纷纷起身举杯,仰头饮尽杯中酒。

酒罢,诸位文臣武将三三两两结伴离去,前往各自要守的据点城池。

五月初,陈友谅突袭太平城,安远大将军花云、守城元帅花文逊、知府许瑗、院判王鼎集结三千人迎战。

朱元璋早有准备,派陈英率五千人接应。花云等人突围成功,麾下兵士只战死一百余人,保留了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