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朱元璋的眼睛亮了(第3/5页)

叶铮道:“只是了解皮毛,离看懂还差很远。”

叶铮屈指轻轻敲击了一下书页:“这本薄薄的天书,只是一个总纲。它每一句话,背后可能都蕴含着庞大的知识。这些知识不知道标儿是否知晓。”

朱元璋立刻道:“你们别去问!这可是天书啊,标儿自己写出来的天书咱们看看就得了,多问可不行!”

叶铮立刻道:“当然,标儿的安全才最重要。”

他只是遗憾。

他窥见了一座巨大的宝库却不得入,怎能不遗憾?

稍稍稳定了一下心神,叶铮将自己理解的天书内容细细道来。

叶铮分享完自己的感悟后,章溢、叶琛紧随其后,王袆也提了一些补充。

王袆一直以来的经济主张都是“藏富于民”。他最厌恶的就是宋朝的经济主张。

宋朝商业很繁荣,却是国富民穷,皇室疯狂吸血,连“粪霸”都是皇帝在当。

《清明上河图》画尽了市井繁华,却很少人得知,支撑汴京繁华的唯一产业就是官僚消费。

货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聚百姓之财力为朝廷所用,所以王袆特别上心。

这几人说着说着,眼看着就要撸袖子打起来。

叶铮认为纸币还是得发行,这样才能尽快从百姓手中聚积财力,恢复国力。以朱元璋驱逐元朝、推行井田制的功劳,这信用至少可以透支十年。十年后再补救也来得及。

王袆认为应该废止纸钞,和汉唐时一样直接用铜币。若不方便,可再发行银币、金币,最大限度减少百姓手中货币贬值速度。

章溢和叶琛则是中间派,他们认为纸币和金属货币可以一同发行。和元朝刚建立时一样,只要纸币严格以国库金银为锚定,精准控制发行数量,应该能取得一个平衡。

叶铮被骂祸害百姓,实在是百姓之贼;王袆被骂因噎废食,实在是迂腐老贼;章溢和叶琛被骂说了一大堆废话。

谁不知道精准控制发行数量有用?关键是怎么精准控制!

朱元璋双手托着下巴,炯炯有神的双眼露出睿智的光芒:“你们听懂他们在吵什么吗?”

徐达捏了捏下巴:“没听懂。”

汤和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抑制住哈欠:“我在努力听懂!”

周德兴:“……你们请继续孤立我,我尿急,想先走一步。”

李善长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一拍桌子:“你们在说什么废话呢!这怎么都说到主公当皇帝以后的事了!现在主公还在打天下,陈友谅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你们能不能别老提之后的事!先拿出一个过渡方案出来!咱们现在发行什么材质的货币?!”

吵架众人给了李善长一个鄙视的眼神:“发行铜钱,还用讨论?”

鄙视完李善长后,他们继续就朱元璋当皇帝后应该发行什么货币吵架。

刘基提了一壶开水回来:“喝茶还是喝水?”

宋濂从袖口中摸出一包茶叶:“我自己带了茶,你要不要尝尝?”

刘基道:“好。主公,你要喝点热水吗?”

朱元璋道:“要,谢谢。”

刘基问了一圈,倒完水之后,捧着热水走到朱元璋身边:“主公,你就让他们继续吵?”

朱元璋茫然:“那不然呢?”

刘基无奈:“你就不能拿出你身为主公的气势,命令他们先闭嘴,回去自己慢慢讨论。现在他们要做的事,不是教导主公读懂天书吗?”

“对哦。”朱元璋深以为然,气沉丹田,“别吵啦!教会我再慢慢吵!”

刘基:“……”

他觉得朱元璋这一声吼,一丁点的主公气势都没有。

刘基今天又在自我反省,他为什么要奉朱元璋为主公。

朱元璋这个小年轻哪里有个主公模样了?

……

陈友谅马上就要打过来,朱元璋的领地岌岌可危。朱元璋麾下的智囊团却正在为朱元璋当皇帝后该发行怎样的货币政策而吵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