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你们也不想丢脸吧(第2/8页)

王袆轻轻敲了一下浙东:“但主公占领的地方虽然少,肥沃田地却不少,领地上还吸纳了许多流民,对陈友谅来说,是一块肥肉。”

朱元璋眼露讽刺:“他想用一场漂亮的、能获得许多眼前好处的大胜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让徐寿辉的旧部臣服,所以会选中我这个软柿子?”

朱元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自己现在的实力,如果陈友谅不顾一切全力来攻,他或许会遭遇很大危机。

但同时,这也是他极大的机遇。

徐寿辉和陈友谅占据尽占江西、湖广之地,是长江以南最为强大的势力。若能一举打败陈友谅,朱元璋就能放心大胆露出獠牙,不再担心其他势力。

朱元璋仔细琢磨了一番,捏了捏下巴,不由失笑:“虽我看不起陈友谅,但从我夺得天下的重要性而言,陈友谅确实称得上我最大的对手。”

等吞并陈友谅的地盘之后,这天下估计就没什么人能是他朱元璋的对手了。

此刻朱元璋还不知道,与自己通好的察罕帖木儿家中已经初步展现出将领才华的义子扩廓帖木儿,即著名的王保保,将成为他爱而不得的奇男子,真正最大的对手。

朱元璋一笑,三人就知道,朱元璋听取了王袆的纳策,准备与陈友谅全力一战。

李善长开始琢磨要怎么调配后勤;叶琛想要自请去最前线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王袆则已经开始琢磨离间计了。

陈友谅才刚自立为王,徐寿辉还没死。以陈友谅器量,他称王后第一件事就是杀死徐寿辉。杀死徐寿辉后,他才会攻打朱元璋。

朱元璋让三人暂时保密,只悄悄行事,免得引起陈友谅觉察。

叶琛和王袆匆匆离开,回家琢磨献什么策。

大战即大机遇,他们这些文人谋士终于可以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给主公秀一手了。

李善长留下来,汇报过冬物资筹备事宜。

至正十九年发生了太多事,导致这一年仿佛显得十分漫长。

再漫长,今年终于也走到了底。

第二轮收成也已经入库,大地封冻,百姓们都窝在了家中,开始等候第二年开春。

今年的大灾比往年更厉害,元大都又饿死了不少人,全靠张士诚和方国珍筹集漕粮救济。

但朱元璋麾下这不算太大的地盘却难得遇到了丰收。百姓们刚分了田就有了余粮,一个个喜得给朱元璋立了长生牌日日祭拜。

李善长感叹:“说是天灾,又何尝不是人祸?”

今年下半年,为了做好分田的事,朱元璋停止了扩张,让将士卸掉盔甲扛起锄头,干完军屯的活之后,就帮着老百姓干活。

水利灌溉、耕地除草、捉虫施肥,干的好的将士有奖励,干得特别好的还能进入“干部候选”。朱元璋给他们画大饼,这些人将进入“将领培养学校”读书习字,考试通过就能当官。

干农活不比在战场上厮杀容易?连朱元璋麾下的将军们都乐呵呵下田耕种。

浙东本就江河遍布,建水车挖渠道,旱灾也不是特别怕。将士们又早早发现了蝗虫卵,在陈家的技术支持下灭杀较为到位。

百姓们分了田地,积极性也十分高涨,几乎吃住在田地周围,死死盯着田地的变化。

一通操作下,全天下都在闹灾荒,朱元璋治理下的百姓们在跳秧歌。浙东仿佛独立于天下之外,成了一方桃源乡。

李善长数着田税收入和军屯产出,一边拨动算盘一边抹眼泪。

富裕了富裕了,自从跟了朱元璋,李善长还是第一次感到富裕。

这才搞了多久的井田制?!

以后谁说不准搞井田制,我李善长第一个撸起袖子冲上去揍人!

李善长李百室先生独立支撑着朱元璋的文人体系和后勤体系多年,已经快被逼疯。

朱元璋看着账本,也笑出了牙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