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现在还笑得出来吗(第2/8页)

陈标无奈:“樉儿,好好走路。”

陈樉答应得很爽快:“好。”

然后,陈樉继续不断往陈标身上挤,陈标继续走蛇形路线。

陈标看了一眼沿路忍笑的陈家下人,道:“樉儿,要不让人抱我们去?”

陈樉立刻抱住陈标:“那要一起抱!”

陈标黑线。

能一同抱起我们两个小胖仔的人,估计得从陈家护卫里找。等陈家护卫来的时候,他和陈樉都走到目的地了。

于是陈标只能作罢,继续牵着陈樉走蛇形路线。

大夫正在库房里撅着屁股找药,听闻陈标来的目的后,让自家徒儿取了一方清凉的药膏,说敷上就好。

陈标看着小罐子里分装好的药膏:“这是军中用的跌打药膏吗?对樉儿来说,会不会药效太刺激?”

大夫道:“不是军中用的,就是夫人让我给二少爷配的药膏。大少爷,你离开后,二少爷三天两头就挨揍。”

陈标:“……”

他立刻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乖弟弟。

咱们亲娘仿佛是菩萨般大度的人,弟弟究竟做了什么事,让挺着大肚子的亲娘三天两头一顿揍?!

陈樉别过头不看哥哥。

陈标小声道:“等会儿再收拾你。”

他一手抱着装着药膏的小罐子,一手牵着弟弟,回房给弟弟擦药。

大夫看着陈标、陈樉兄弟俩离开的背影,笑着舒了一口气。

小徒弟问道:“师傅,你笑什么?”

大夫道:“没什么。走,熬药去。”

元明时候的大夫大多是饱读经书的儒生。

元时科举断断续续,元朝廷对汉族官员的选拔几乎都是士族豪强把持。一些读书人发现读书无法救国,就开始钻研医术医理,希望治民。

所以元明时期,对医学典籍钻研和整理最为系统化,神医也多是大儒。

当然这也有弊端,弊端就是程朱理学只重书本空谈性理的坏毛病也带到了医学界,由儒转医的人不再注重实践,而是试图用唯心的思想解释人体的奥秘。

这大夫是朱元璋带在身边的军医,和一般的儒医不同,比较注重实践,同时也是一位饱读诗书、见多识广之人。

所以他能看出来,二少爷在大少爷离开陈家之后,仿佛像变了一个人,表现出的狠戾和叛逆令人心惊。

马夫人应该也看出了这一点,才立刻从慈母变成了持棍慈母。经过马夫人的严厉教育,陈樉才勉强收敛了些。

谁知道,大少爷一回来,二少爷又立刻变成了只是有点顽皮的乖宝宝,就好像这几个月的猫嫌狗厌不存在似的。

大夫抓好药,捋了捋胡须。

二少爷这性格,简直和大帅性格中负面的一面一个模子刻出来。这个家还是离不开大少爷啊。

陈标帮陈樉上好药。药有些许刺激作用,陈标完好无损的手都有些火辣辣的感觉,陈樉却和没事人一样。

陈标问道:“你不疼吗?”

陈樉穿好裤子,趴在陈标腿上撒娇:“习惯了。”

陈标洗干净手后,弹了一下弟弟的额头:“习惯了?难道我走后,你天天去娘那里找揍?娘那么好脾气的人,你究竟能调皮到什么地步,才气得娘找大夫专门为你调制药膏?”

陈樉闷声道:“哥哥不见了,我要来找哥哥。”

陈樉年纪还小,解释得不是很清楚。

陈标询问陈樉身边伺候的人后才知道,陈樉在自己离开后天天要出门找他。娘不让,陈樉就乱发脾气砸东西。

陈标黑线。他弟弟什么时候脾气这么暴躁了?他怎么从来不知道?

虽然弟弟也常去祸害他的东西,但都只是顽皮,不是故意破坏。

“除了砸东西,你还做了什么坏事?”陈标捏住陈樉的耳朵。

陈樉闷声道:“我本想用东西砸人,但砸东西哥哥只会骂我,砸人哥哥会生气,所以就只砸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