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第2/5页)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扬州仅剩的十八户人家互相搀扶着来到石碑前。

这仅剩的人家,并非是与张明鉴勾结作恶的富户,只是老弱病残,身有恶疾,又把粮食藏得极好。

健康的人全死了,倒是这些老弱病残命硬,活得比健康的人还长久。

他们本来惶恐不安,但抬头看到石碑,看到香烛,看到胳膊上绑着白布的红巾军,突然不怕了。

他们虽经过了红巾军几日救助,也只是勉强有了行走和站立的力气。此刻,他们却爆发了可能连他们健康时候都发不出的吼声,就像是被逼到了绝路的野兽。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我的亲朋好友,我的邻里乡亲,魂兮归来啊!

张明鉴已经被砍成了肉泥,你们魂兮归来,看上一眼,该报仇了!

听着老弱病残们的嘶吼声,驻守在这里的红巾军们也不由跟着唱和。

他们口音各异,有的人甚至不会官话,用上了自己在家乡时听到的招魂的土话。

各种声音汇合在一起,形成了古怪又震撼人心的韵律,就像是古老部落中巫者敲击着鼓,跳着奇异的祭祀舞步,鼓点和脚步的声音仿佛落在了人的心口。

杂思沉淀,悲愤浮现,明明这些人与自己毫无关系,明明红巾军们已经见惯了乱世的惨状,也与这大坑里的尸骨共情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今日祭奠开始的时候,本是有阳光的。

但当祭祀开始,烛火燃起,悼词念起,真的有一股烟尘盘旋上升,聚拢成云。

若陈标在这里,能给出很科学的解释。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又是烧纸又是高喊,搅动气流,尘埃上升,能形成与人工造云人工降雨一样的效果。

但这个时代的百姓是“愚昧”的。他们不懂什么科学,只知道天本来是晴的,现在天阴了。

在他们高喊着“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魂兮归来,魂兮归来!”的时候,云来了,天阴了。

那一定是扬州城上空聚而不散的怨灵们都来了。

青军将士本来愤愤不平,想着自己都投降了,怎么没有降军应有的待遇,要不要找机会反了。

当云气聚积,仿佛连周围空气都蒙上了一层带着香烛纸钱焚烧香味的雾气时,恐慌层层叠叠堆在他们心口,终于压得他们胸口震颤,面色苍白,难以呼吸了。

当他们作恶的时候,真的是一点都不怕的。

什么怨灵冤魂,若真的有,这世道也不是现在这模样。

恶人都是不怕鬼神的。

但现在,他们居然怕了。

被绑着推到石碑前的降将们抬头看着石碑,看着红巾军,看着朱元璋和徐达。

他们都知道,自己怕的不是什么被自己屠戮的扬州老百姓的鬼魂,而是怕这打着为民除害的红巾军。

他们挣扎着想吐出嘴中的布,想要求饶,想要说自己很有用,想说自己会忏悔,想说自己将为朱元璋鞍前马后。

死在战场上他们一点都不怕,如果死在这里,他们真的担心鬼仗人胆,那群孱弱的冤魂会仗着有红巾军震慑,把他们死后的灵魂活活撕了。

他们不惧生死,但居然开始惧怕死后了。

常遇春带队到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李善长本以为宋濂等人会离开,哪知宋濂等人不仅不打算离开,还对朱元璋多了几分敬意,似乎下定了留在应天的决心。

他当机立断,让年纪最大的叶铮和宋濂去扬州相助朱元璋。其余的文人则在应天安心作文,准备与其他势力的文人以笔为武器,短兵相接。

叶铮是名人之后,宋濂自身颇有威望,他们若在朱元璋身边,定能扭转一些外人对朱元璋的印象。

常遇春之前被李善长当着众人的面一顿揍,正想办法弥补,便带着蓝玉,领了一队将士护送宋濂和叶铮两位大贤来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