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决定(第2/3页)

暗中观察胤祺和婠婠相处的人没多久就发现胤祺对婠婠的不同,胤祺不仅没有对婠婠冷脸以对,反而对婠婠温柔体贴,总是不着痕迹接近婠婠,而婠婠对胤祺虽然不说多冷淡,但是对胤祺没有一点亲近之心。

那些暗卫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康熙,康熙虽然对布雅努很放心,但是也有点疑心布雅努是不是有把孙女嫁进皇家的想法,毕竟之前的四大辅政大臣刚开始时也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可是经过时间的推移还有谁能保持初心不变?

康熙为了试探布雅努,不着痕迹的问起婠婠,问布雅努想替婠婠找个什么样的夫婿。

康熙一提起这个问题,布雅努心中顿时就一跳,以为康熙有想把婠婠指给胤祺的想法,连忙表示婠婠以后不会高嫁,男方的身份不能太高,免得婠婠出嫁后在夫家受了委屈娘家人不能为婠婠出头。

怕康熙不相信,布雅努还把两个女儿的婚事拿出来举例。

布雅努的两个女婿家世不显,还不如他塔喇家。布雅努从来没想过要把女儿嫁到高门中去。高嫁后,女儿身份是高了,可娘家不显,除了多生儿子外女儿在夫家因何立足?

还不如低嫁,找家世清白规矩的人家,忠厚上进的人嫁了,只要两个女婿人品没问题、有上进心,他塔喇家再帮扶一把,不愁两个女婿将来不能封妻荫子。

他塔喇家比两个女婿家族强盛,两个女婿又因他塔喇才能更进一步,以后就算两个女婿在官场上步步高升,他们也不敢错待他塔喇家嫁出去的女儿。

布雅努和张保可谓是费尽心机才把女儿/妹妹嫁出去,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布雅努的两个女儿这十几年来过的很是舒心如意,虽然近年来丈夫除了自己外还有其他的女人,可是那都是没有名分的侍妾,连个姨娘的名分都没有,更不用说孩子了。这还是两人的丈夫升官之后上司所赠才有的侍妾,原本两人是没有侍妾的。

可就算是上司所赠的侍妾,两人也只是把人扔在后院,只有在嫡妻不方便才去她们的房间内,事后都会赐下避子汤,让心腹亲自看着那些侍妾把汤喝下才算完。

想到两个嫁出去的女儿真的按照当初所想,日子过的舒心如意,布雅努很是得意,心中就更肯定了不要婠婠高嫁的想法。

康熙是知道布雅努两个女婿的,康熙把布雅努当心腹重臣,自然会把布雅努的关系网查的一清二楚。

康熙看着得意洋洋的布雅努,确定布雅努不想婠婠高嫁,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觉得好笑。那些宫女无论怎么勾引胤祺,胤祺都能坐怀不乱,还以为胤祺心中真的只有佛祖,没想到胤祺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找媳妇了。

布雅努是康熙的心腹重臣,康熙自然就高看一眼婠婠,不会把婠婠当那些攀炎附势的人。

知道布雅努对婠婠的打算后,康熙对胤祺经常去找婠婠的行为就放任了,默认了胤祺和婠婠的婚事。

胤祺虽然是蒙古太后养大的,可是一个整天佛经不离手的皇子,怎么让康熙警惕?布雅努虽然是自己的心腹重臣,可是他塔喇家除了布雅努外并没有拿的出手的人物,况且布雅努年纪都那么大了,还能活多久?

知道胤祺的心意后,康熙就暗示胤祺会把婠婠赐给胤祺当嫡福晋,免得胤祺真的出家去当和尚。

有布雅努的孙女拖着,胤祺应该不会出家了?

胤祺知道康熙同意了把婠婠赐给自己当嫡福晋后,出宫的次数更勤了,康熙对此没有任何不悦,反而希望婠婠能快点长大好嫁给胤祺。

康熙真的很害怕皇室再出现一个当和尚的人,那会让全天下的人笑话皇室。父亲出家当和尚,儿子也出家当和尚,天下之人该如何看待自己?

因此,胤祺不碰那些宫女,康熙也没有任何不悦,不敢真的勉强胤祺,怕把胤祺逼狠了。还让宜妃不许勉强胤祺,随胤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