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小娥回禀说:“是因为夏驸马今日回爹娘家省亲,被夏丞相和夫人留在府中用膳因而不能赴宴。”

段泠歌听了冷面不语,手在案几下悄悄地捏住了裙角,这人,现在真就像那山里来的野猴儿一样了,成日不着家,不是等她来她不来,倒是请她来她都不来了,恼人!

有见惯场面的官家夫人们赶紧打圆场:“可不是么,这件事真是全城尽知。夏驸马今儿一大早备了十几辆牛车,百十个挑夫带着各式礼品物产,去丞相府拜见爹娘去了。”

“我等却也是知道的,听闻排场大着呢。既是凑巧回娘家省亲,她有约在先,也怪不得兼顾不了。”众人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无妨,本就是请众夫人姐妹们共赏夏景,我等自乐便是了。”段泠歌淡笑,优雅地挥挥手,示意奏乐起舞,似是全无受这等小插曲的影响。

然而就在第二天,夏孟辅满面红光地去元极殿拜见了皇帝和段泠歌,夏孟辅今日带来的奏章是建议加征收一道交和税。就是全国内每个成年人无论男女,每年需上交规定数目的税金用于专门对外邦交、斡旋、连纵。

段泠歌一看,下意识便是皱眉不允:“无端加赋,恐生民怨。”

夏孟辅却义正辞严:“我南滇和北方战事已三年,久战而不决,十王爷拥兵自重危急帝位。臣这是一心为公主着想,必须准备有诚意的进贡,向东方大东国表以诚意,以期帮助,并从大东国购入兵器、粮草用品等。然则国库空虚,若不加赋,此事何时能成?殿下莫要因心软,因小失大。”

这是夏孟辅一贯的主张。鉴于大东国势力乃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国,南滇在东边大国威压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战的夹缝中生存。夏孟辅一贯主张在政治上主动朝大东国靠近,缴纳朝贡,以期得到大东国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政治庇护。

随夏孟辅一起来的内阁大臣们皆赞同他的决议,段泠歌无奈,只得同意暂且施行。段泠歌同意了以后,夏孟辅心情奇佳,竟然笑眯眯地主动和段泠歌拉起家常来:“公主殿下皇帝陛下,莫小看了这个政策,此法一出立竿见影,到时候北方必然对我们忌惮万分。这个奏章乃我昨夜心情甚好,乃至灵感大发,一气写就。”

连段溪这个八岁的小儿都知道,加重税赋去实现他自己的政治抱负,夏丞相岂能没有夹带私活之嫌。段溪忍不住暗戳戳地调侃道:“不知丞相有何喜事,以至于能想出此等经天纬地之策。”

夏孟辅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陛下有所不知,我儿昨日来省亲,老臣一看,我女儿亭亭玉立、貌美如花,加之气度不凡,睿智大气、才华横溢,实在非凡人。兼之我儿如此孝顺,公主看看我这身衣裳,就是我世子亲手为我设计,更别说她为我不远千里迢迢运送来许多美食好物,我自然是高兴非常。诶,我怎么和公主唠这些琐事,我儿如此孝顺,公主一定已经知晓。”

这个老狐狸。段泠歌一听就没好气,夏丞相在段溪面前夸夏旅思的好,无非是想为日后“还妻于弟”的梦想做铺垫,而他是故意在她面前描述夏旅思对他有多孝顺的事情,就……分明是故意炫耀嘛!

“驸马孝顺丞相,自是应该的。”段泠歌冷淡的语调听不出情绪。只得把气恼暗暗地强行压下,不气,不气,那是她亲爹,送些衣裳送些好吃的,本就是应该的。

段泠歌背过身去,再也不肯说话,一边想着不气不气,一边全身散发着冷冷的气息。段溪一看阿姐冷冰冰的气质吓人,赶紧把那添油加醋的夏丞相以及一众大臣给挥退。然后径直拜别,躲到偏殿夫子的学堂里去练字去了。

一直到了傍晚晚膳时分,段溪去绯烟阁拜见了段泠歌正要一起吃晚膳,菜刚上桌整有七八日不见人影的夏旅思风风火火地跑过来了。她一进绯烟阁的正厅,就笑着走向段泠歌,径直笑眯眯地扑在在段泠歌坐的矮几前面:“公主姐姐好久不见,昨天你设宴我不得空,今天我正好忙完就过来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