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页)

“进九嫂家温泉池子的那一瞬间,我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猴子。”

四福晋失笑:“怪不得十弟妹第一次去连住了七天才走。”

“别说十弟妹,我都想连着住。”十三福晋满脸艳羡。

四福晋心底也羡慕,不过羡慕的不光是秦晚有钱。她更羡慕秦晚竟然能把九爷那么多铺子的账务都打理好,也羡慕秦晚总能想出很多有趣又有用的东西,更羡慕秦晚和宜妃之间的婆媳关系。

她最羡慕的是秦晚悠然自在,活的随心。

世人都知道老九有钱,可是谁能想到人家两口子把极尽奢侈享受这件事做的这么光明正大呢。

不光自己享受,还献给老爷子,甚至带着妯娌们一起享受。

四福晋心里忍不住想,如果女人这辈子能像秦晚这样活一世,那是多美妙的事情。

被大家羡慕的秦晚还不知这些,她只觉得自己像在刀尖上行走。

因为,一废太子马上就要到了。

在秦晚收到九爷写给孩子们的第三十五封来信时,康熙四十六年结束了。

·

九爷自从出海后,每天都很想念几个孩子。大约是因为陪伴弘霈和华裳最多,最想这兄妹俩。也想三淑,她们一天天大了,依旧很怕他,但被教养的很好。他这一出海不知何年何月能回来,只怕再相见时,最大的淑德都快定亲了。

九爷那颗长在商场上的心,忽然生出一种奇怪的、酸涩的老父亲的沧桑。

所以自从出海后,九爷便决定要经常给孩子们写信。

大约是船上的生活比较无聊,九爷没隔六七天就会在船靠岸时寄几封信回来。分别是给孩子们的、给宜妃的、给老十的、给各地商会的,偶尔也有给秦晚的。

给秦晚的每一封都很短,多数是他路上让船上带的画师画的小图,外加他的几句要紧话。

给孩子们的信每封都很厚,几乎要把信封塞抱。

因是给五个孩子写的,所以每次信来时,秦晚便把五个孩子和西跨院的完颜氏、冯氏和佟氏都叫上,让紫玉或者赭叶一块念给大家听。

每每讲些船上的见闻、趣事、当地故事、在海上生活的一些感想领悟和技巧等等,最后再附上对每个孩子的几句嘱托。交代三淑要听话,学好规矩也要学骑马,交代弘霈华裳要多吃饭等等。一般随信来的还有一些当地的特产、小玩意。

渐渐地,每隔几天的一次家书时间,竟然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家庭项目。

秦晚一开始以为九爷只是个新鲜头,大约写几次就不写了。也不知道上上辈子对孩子们根本不上心的狗男人这辈子到底中了什么邪,竟然一直坚持了下去。

不仅坚持下去,九爷的文采竟然还越来越好了。出海一个半月,他已经走到了琉球。随信寄来的土特产之外,还多了教授当地语言的书籍。

秦晚忍不住感慨:果然狗男人无论如何都是还是那个人。上上辈子的他对语言就非常感兴趣。他的英吉利语是兄弟们当中学得最好的,经常和京城这边几个教堂的传教士用英语交流。

这辈子出了海,他果然每到一处都要首先搜集当地语言的相关书籍。

其实不仅仅是语言相关书籍,九爷每到一处都会把能搜集的书都搜集一份。有的随船带着,有的派人直接送回京城。

到现在,九爷出海七个月,秦晚已经派人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专门用来收藏他给孩子们写的信和特产小礼物。

虽然她对老九没感情,但他这份慈父之心,倒也值得肯定。

不知道怎么回事,老九在家时都没培养出来的多么浓郁的父子亲情,在他出海后竟然慢慢熬得十分浓郁。

五个孩子经常想阿玛,想了就一块来这间屋子里瞧瞧。

最大的淑德捏着小拳头表示,她要尽快学好多好多字,将来念阿玛的信给弟弟妹妹们听,还要给阿玛写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