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的秘密(第4/19页)

“仇老师,关于那匿名信,难道真的不知道是谁发的吗?”我问仇斌,“总会有个怀疑对象吧?比如平常和魏平青关系不好的人。”

“你算是说对了。”仇斌笑得像一朵开了半年的牡丹花,“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一定是学院里的老师,否则就不用藏头露尾了。经济学院里能看懂法文的人并不多,算上魏平青,也就两三个。这几个人嘛……要说跟他有仇也谈不上,但是关系确实不怎么好就是了。尤其是樊荣,他原来和魏平青是铁哥们儿,同门师兄弟嘛。但是去年两个人彻底闹翻了,樊荣还放出话来,说绝对不会放过魏平青。”

“因为什么呢?”秦思伟放下手中的笔。

“是这样,去年年底学院里有一个博导的名额,申报的人不少。但是我们都清楚,最后的人选只能是樊荣和魏平青其中之一。他们两个人都是胡院长的学生,也都是有名的青年专家。樊荣是二〇〇四年评上的教授,魏平青则是二〇〇七年刚评上教授,按理说,樊荣的机会更大一些。但是,魏平青突然拿出了两篇论文,一篇是二〇〇八年六月他发表的,另一篇是二〇〇八年九月樊荣发表的,两篇论文从题目到内容居然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樊荣抄袭了魏平青的文章?”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个樊荣好歹也是教授,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仇斌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嘿嘿”干笑了两声:“所有人都知道这里面一定有蹊跷。樊荣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一字不差地抄袭自己同事的文章呢?可是白纸黑字摆在眼前,不信又如何?”

“樊荣怎么解释的呢?”

“樊荣说是魏平青偷了他的原创,有意思吧?可是人家的文章明明是早他三个月发表的。最后的结果就是,魏平青评上了博导,樊荣被罚停招一年的硕士生。就为了这件事,樊荣恨死了魏平青。”

“你怀疑匿名信是他写的喽?”秦思伟说。

“我可没这么说。”仇斌狡诈地说,“你们应该去问问樊荣。他和魏平青是邻居,怎么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呢?”他特别地加重了“邻居”二字,暗示之意昭然若揭。

秦思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嗯,我们会去问的。”

仇斌对秦思伟的反应显然有些失望,他舔舔嘴唇说道:“你想想看,院领导们为什么要故意隐瞒匿名信这么重要的事情?”

“家丑不可外扬嘛。”我说,“最近社会舆论对学术造假十分关注,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别说经济学院,就是工大的面子上也会非常难堪。”

“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力保樊荣不受牵连。撇开他和院长的关系不谈,魏平青死了,樊荣是唯一可以顶替他位子的人。这么简单的一笔账,他们能算不清楚吗?”

秦思伟扯下一张便签,草草写了几笔递给仇斌:“匿名信能不能给我转发一份?”

仇斌接过便签,故作深沉地微微点了点头,说自己还有事,便起身告辞,并且坚持不让我们送他出去。

秦思伟透过玻璃窗,看着仇斌瘦小的背影消失在街对面,若有所思地问我:“你怎么看,他说的那些情况?”

“一看就知道,他最近几年被魏平青那一批高学历的年轻教授排挤得够呛,心理很不平衡。”我低头嗑着开心果,“所以他说的那些,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但是匿名信的事,我觉得他没有说谎,也没有必要说谎嘛。”

秦思伟点点头:“看来我们有必要去拜访一下樊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