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5页)

谢仙卿目光含笑,道:“陈世子别在这罚站了,去玩吧。”

这句话透露出的纵容意味,令一旁的张公公都为之心惊。陈皎没有察觉出太多,却也觉得太子殿下对自己的态度太过亲近和放纵了。

书房乃是重地,闲杂人等不能轻易靠近。别说太子的书房了,就连永安侯府的书房,也只有几位主子能进去。不怕丢了什么东西,就怕有不轨之人往里面塞什么东西。到时候有口难辨,说也说不清。

尤其是出了五皇子的事情后,大家都猜测他身边是出了内鬼,才会被太子党抓住这种重要机密。有了前车之鉴,现在诸位大臣都对自家提心吊胆。

就连臣子都如此,更别说作为一国储君的太子了。他对自己似乎也太放心了,百忙之中会也不忘关注她,甚至体贴地叫自己去寻话本解闷,让她在书房重地随意走动……

陈皎隐隐察觉到不对,却没有深想,而是很朴实地以为这是太子殿下对自己的信重。

不过有些事太子不介意,自己却还是要记得避嫌。

无论是做人还是交友,最重要的便是要有界限感。做臣子更是如此,上位者可以施恩,自己却不能因为对方的某些举措失了分寸,模糊君臣关系,真的将对方视作“至交好友”。

君不见历史上多少风光无限的权臣,大权在握、帝王心腹、最后却因为自认和皇帝关系亲近,仗着对皇上有恩便居高自重,最后结局惨淡。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了刚才的插曲,现在的陈皎便显得很懂事。

她摇摇头,神情认真道:“在我这里,自然是殿下的事情要紧。听张公公说殿下为五皇子的事情忙碌许久,我现在来太子府,当然是要为殿下分忧……”

陈皎说的是义正言辞,就好像她是个全心全意为太子办事的忠臣,完全看不出刚才那个发呆睡觉的人是自己。若是小太监在此,恐怕会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

陈皎觉得自己很优秀,喜滋滋地正准备迎接太子殿下的夸赞呢,便对上对方似笑非笑的眼。

谢仙卿抬起头,睨了她一眼,眼眸清明,这一眼仿佛看穿了她心中所想。

陈皎立刻心虚了。

谢仙卿勾了勾唇,温声道:“行了别在这装模作样。本就是为你备上的东西。你我之间,不必介意这些。”

他和陈皎如今已是心照不宣的关系,陈皎对他情意深重,自然不能同外人相比。

陈皎不知道在谢仙卿心中两人情非泛泛,早已超越寻常。听到对方的回答后,她不由茫然不解。

太子居然为自己准备了话本?

陈皎在感情上有些懵懂,又不是真的一窍不通。

安抚慰问受委屈的下属、平日多加亲近信赖、甚至就连端阳节握住她的手腕,都可以视作是太子体恤下属。但在自己重要的书房为下属准备话本这种东西,就不在合理范围内了啊!

尤其是陈皎清楚,谢仙卿是一位精明擅权的储君。

一位君主,无论和臣子多么亲近私交甚笃,都必定会立有一条界限。

这是君臣之线,

两人相处一旦越过这条线,君臣的关系便会被模糊,甚至会给臣子造成能够以下犯上的错觉。这对皇帝而言绝对是大忌!

古往今来,谋逆的臣子中除了大权在握的权臣,便是和皇帝关系甚好深受信重的宠臣。这全都是因为皇帝对臣子太近也太好,给对方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为君之道,知人善用。为什么会有恩威并施这个词,在君臣关系上便能得到回答。

陈皎在今天之前,一直坚信太子不会犯这种错误。

太子自幼学习君臣之道,天赋过人,锐意图治、为政精明。他连五皇子和皇帝都能轻易对付,难道会不知道这种连陈皎都能明白的权术?

陈皎就算再迟钝,现在也意识到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