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皇位子嗣问题(第3/7页)

最后,容铮便让王首加大侦办力度,吸收各地人才,稳住各地治安。

葛秋也站出来表示兵部可以协助,这个喜欢争功的老狐狸跳出来后,其他人也纷纷蠢蠢欲动起来了。

因为现在他们内部的事情基本已经可以达到控制的地步,所以不必担心,倒是他们最近不如刑部那样有存在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被陛下看在眼里。

一群人争来争去,容铮也十分方便地利用这些人的矛盾主动调派去什么岗位,分担什么事务,总之这些人只要在其职谋其事,其他的只要不过分,她都会列为可操作空间。

百官们似乎也知道她的禁区在哪里,每次虽然吵,但也十分克制地吵不能逾越了陛下的禁区。

同时考上的理科考生开始被工部分刮了,王首也跑过来凑热闹,招理科考生进刑部。

开始其他人都嘲笑王首拍马屁真是拍的不分轻重的份上了,后来,刑部因为有了理科生的增加,办案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以至于到后头,王首比袁汉还拼命搜刮理科生。

袁汉顿时引起了危机感,工部和刑部一度差点因为人才打起来了。

开头沈立林葛秋郑钱等人还不理解王首为什么这么做,等后头,理科生协助破了盛燕人拐子大案后,理科生的价值得到了彰显。

这些老狐狸纷纷开始抢夺这些理科生,可惜今年的理科生太少了,还全部让袁汉挖走了,所以他们没有落个好机会,也不敢学王首那么厚脸皮直接跑到工部去挖人。

他们确实没有去挖人,只是轮流请理科生吃饭,后来理科生就再也回不去工部被调到兵部吏部,户部去了。

户部的统计工作也在珠算方面的人才的帮助下,缩减了一半的效率。不少人有理科生在的地方都节省了效率,虽说理科生缺乏人情世故,但放在一些核心又不需要人情世故的地方,好处总归大过坏处。

而袁汉的人被抢走了一半,他进宫就弹劾其他四部的无耻行径,并且请求容铮能够多支她一些人才。

容铮无奈了,她又不是神,说给就给。人才也不是工具说有就有,于是,她答应袁汉来年多增设入录名单,让更多的人工进入工部。

袁汉这才嘀嘀咕咕地离开了。

总之人才方面的争夺一直很激烈,女官女吏那边尚且还风平浪静,起码这一批女官女吏是她特地挑选的人才,全都是有能力有胆识,并且是成熟能够控制情绪的人。

这样一批优质的女官女吏,她们想不做出成绩都难。

随即容铮给那名总捕头一块证明她能力的金牌:总捕快手。

女总捕冯玉燕的名号也一度传遍大江南北。

民间各地在对女官女吏入朝的事情开始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头不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看见女子为官后的能力居然也不错。

甚至比一般官吏处事爽快多了。

而且民众看了也不会惧怕,只有贼人惧怕女吏的逮捕。

当然还有人借着身份想调戏女吏,但女吏基本都是学过武不是吃素的,再加上巡察卫作为她们保障卫所,不少人不敢惹她们。

平常那些欺负良家妇女有背景的人渣也纷纷遇到铁钉子了,他们再出钱收买,也无法磨灭自己的罪行。让不少受害的平民家庭从曾经敢怒不敢言,或者怕名声被毁,变成现在敢于斗争,敢于站出来指认那些人渣。

当地官府也无权独立控制女吏,如果女吏没有犯错,或者他们制造错误给女吏,都会得到巡察卫一波地毯式搜查。

巡察卫现在在陈一茂的带领下,很难找不出蛛丝马迹,而人也做不到完全天衣无缝的地步,所以不少官府想打压女吏也得掂量自己的手段。

倒是女吏得到了底层民众的支持,民众们发现女吏更照顾他们这些底层,给他们伸张正义带来了公正,所以民间抵抗女吏的声音和熄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