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征战九州园[三](第2/7页)

百官们为此还想以增加军费会增加国库负担为理由阻挠此事的发展,可是现在国库已经缓解了不少,各地农业逐渐恢复兴旺,他们要是在这个时候说泄气话,未免太不上道了。

于是百官不少人各退一步,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为自己争夺利益?

但他们发现自己被陛下限制在燕地,而无法对外伸手。倒是陛下她不断在舆国实施新政,舆国那些投降的官员都是一些马屁精,他们只会唯命是从根本不像他们那样敢去反对。

容铮的政策确实在尚京得到有效的发展,舆国皇室女眷都跟随女帝政策走,这在舆国整个北方来说,舆国皇室女眷简直立下一个大功劳,要不是她们服从大燕女帝的安排,讨得女帝开心,获得女帝的重视,可能舆国剩下那些没被打的地盘马上就要被燕军攻破了。

这在水京还有暗地里不服大燕的人来说,算是延喘了一口气,一时半会,燕军不会再大军压境了。

要是按照燕军之前攻打整个北方的推进战略,估计不出三个月,以南边的水京也会被燕军攻破。所以现在在舆国的现状,无论是否投降燕国的人都极其重视皇家女眷的一举一动。

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盲从了。

舆国尚京,还有北方其他五个省府,这些地方的人在获得纺纱车后,不断织布,无论是男女都加入进去了。

还有修路,舆人哪怕是为了口土豆红薯都会拼命跑去务工。

一时间,舆国北方在这种纺织修路的推进下,经济水平有所恢复,民生饥荒也得到了巨大的缓解。

而舆人官员们为了响应燕国女帝定下的政策,他们也开起了公塾,免费教舆人子弟三年学,只是教科本让舆官愁眉苦脸起来。

现在他们是战败国没有资格讲自己国家的历史。可舆人不学舆舆舆史,那还算舆人吗?

甚至有盲从的官员直接搬用大燕的教科书教舆孩,这件事传到尚京上下时,引起了尚京为首的读书人们的反对。

读书人们不怕死地上街□□,大骂舆国官员吃里扒外,数典忘祖,还有不怕死的骂燕国要他们舆国亡国灭种,狼子野心其心可诛。

大舆的男儿们要有尊严,不能忘本,忘记自己是谁要站起来反抗燕国。

不得不说读书人出马,舆人这帮的风声果然改变了,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以读书人的声音为主流,去声援他们。

逐渐地修路的人也少了。

这让常子龙十分惊奇道:“赵思齐,你说他们吃饱喝足也就算了,怎么还想着反抗我们?他们就那么有骨气?”

有骨气?他们燕军打进来的时候可没见过几个有骨气为民的,倒是这帮舆民的赤诚之心让他刮目相看。

赵思齐便道:“这些人才是真心为自己的家园着想的。”

他佩服的同时也得警惕这帮人,借机闹事。

很快这件事传进容铮耳朵里,她正为这帮人给她添加工作量而不悦。

千秋燕给她捏了捏肩,然后她提醒她道:“你该早点适应九州园各种风土人情,那里的人民信奉什么,又该如何管理,也许是时候该引导那些年轻人协助你治理舆地。”

容铮便从水利灌溉建设工程抽身出来,她首先召见了礼部尚书,命他负责此事的调度,另外她还让卯丁协助礼部林尚书。

林尚书作为六部大臣之一,他空降尚京的时候,第一次去的地方是舆国当地最为出名的孔庙,他首先祭拜圣人,再之后让卯丁能为他安排那些年轻人的代表与他商谈。

再之后便是邀请册定教科书的舆官,舆官们面对燕国大臣,他们战战兢兢起来,生怕自己选材不好得罪了燕国,让北方舆人都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结果舆官和卯丁没想到这位林尚书虽然古板点,但却是个非常公正的人,他个人也有一套规章让所有人跟着他的脚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