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燕国反击战【上】(第4/7页)

下属见王爷十分不高兴克家城的舆民阻碍他们进军前行的速度,他当下就请示道:“王爷,当初陛下大发慈悲也许是在为长远之后打算,不如我们可以问问克家城的舆民,问他们愿意做大燕天子的国民吗?”

慕飞尉本来就不想搭理这种小事,他立即让下属自己去办了。

这名下属就充分走陛下倡导的新战争法,先是让克家城仅剩的舆民选出一个代表来和燕军进行谈判。

克家城的舆民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而派出来的是一个瘸腿的老头,这个老头听说还是克家城城门校尉,只不过因为腿断就被踢出军队了。

自此他就娶了个哑巴媳妇在克家城住下来了,这一住就是二十年,再加上他军中有人,他本人也还算仗义,所以活着的村民都非常敬重他。

谦王下属就走了个流程,问舆民代表愿意为燕地顺民吗?

老头想也不想答应了。

但下属还是不相信这帮舆民,于是他就命令老头将所有小孩带出来。

老头也不相信燕军,他心里还抱着舆军能打回来的希望,但他没有拒绝让小孩出来,所以等一百多个女童被带出来后,谦王下属顿时生气了。

谦王下属指着老头骂咧咧道:“你特么糊弄谁啊!你到底想不想活了,还是说你根本不打算归为顺民!如果不想立马从劳资面前滚蛋!!”

说完,他将女童都带走了。他就不信这个克家城没有男孩子了,这个老头将女童带出来明显是想打算牺牲她们,救那些男童。

谦王下属刚好是两林地区出身的,前阵子他家里的两个女儿才被送到公塾读书,回来的时候,还会对着他念三字经,他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看见舆民这么对待自己的姑娘,他顿时就气不过了。

之后谦王下属也觉得自己不必要再浪费功夫到这帮舆民身上了,他们联系了女童的家人,问他们还要孩子吗?要就跟他们走,不要就留下。

结果有一半的母亲要跟着女儿走,舍不得女儿,只有少数父亲愿意跟着女儿走。

最后谦王下属将这批人安排到了两林地区去了。

这个举动传到了刘进耳朵里,他也觉得燕军在首战告捷后,居然这么多管闲事,当下他上报给容铮。

容铮还捧着一杯茶特地问道:“刘太师,你认为愿意跟我们走的人是真的想成为燕国顺民吗?”

“而那些不愿走的,又是一些难忘家乡的人吗?”

刘进听后,他觉得陛下话里有话,于是他揣摩了一下随即才道:“陛下您是想说战后归置问题吗?”

“是啊,朕认为无论想不想跟燕军走,他们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注定是我们燕国以后的子民。”容铮道:“眼下他们到底从出生到现在的认知是作为舆国人,或者卫国人。”

刘进就劝道:“陛下这无需担心,只要攻下卫国和舆国,之后安抚望族就能使治安平稳。”

容铮却摇摇头道:“不,朕想的不仅仅是这点。”

刘进就疑惑道:“陛下?”

容铮就告诉他:“朕想的是舆国舆制,卫国卫制,燕国燕制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如果不带任何偏见去看待每个国家的制度,其优劣又是如何的?”

刘进只好说起了舆国的制度,舆国不如燕国那样开发宽容,卫国可能靠海的缘故比较随性没有紧张感,所以制度错漏百出,可要说双方的优点,恐怕还属燕国最为出色。舆国的优点在于军事一直在升级,国内武风勇猛,文武官员还算和谐,卫国可以驾驭各个小国,在各个小国之间存在一定威望,还架起了合理的海权控制制度,总之互有优势。

容铮听完后,她心里也有底了。

她便道:“那名谦王下属将愿意跟随子女的舆民带回内地,此举虽为善意,但恐于舆人添油加醋丑化我们。以后除了这批人管了后,剩下的舆民就保持现状吧。让舆民互相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