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燕朝向舆国宣战(第3/8页)

再加上当今陛下致力打造这样改革新风气的环境,但凡是尝试的人,只要合情合理,陛下都会给与宽容的对待。并且对成功的人加官进爵,有赏有罚,十分公正。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有底气在各地进行修路,经济建设,壮大各地的农业的原因。

就这样异国商人们落地白枫镇。

日后的白枫镇也成为经济繁荣的小京城,让各地商人趋之若鹜地往里钻。

与此同时民间各地的舆商,他们发现卫国的商人在大燕似乎很吃香的样子,而且有的卫商都已经改名了入了燕籍。

这本来在两国之间最被人唾弃的卖国贼,如今到了大燕却成为了香饽饽,过上了好日子。

这曾经舆商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们国内发生瘟疫和饥荒后,舆商才发现大燕真的是世外桃源,而周边却宛如地狱那般可怕。

和舆商差不多想法的人很多,尤其是边境的杨家军,他们已经不知道抓了多少想偷渡的舆民和卫国胡人了。

要不是杨将军不允许杀平民将他们放回去,杨家军们早就被这没日没夜钻着空子偷渡的人动家伙了。

杨忠义见将士们很多人都快二天二夜没合眼了,而外面的各国的灾民还是跟万千蝼蚁一样抓都抓不完,甚至有很多人已经在他们守候的边境外,扎堆,扎帐篷住下来了。

杨忠义怕将士们惹上了瘟疫,于是在附近放火烧山,烧出一条安全区,驱除了视野障碍物,再建了个瞭望台专门负责盯梢。

这一系列当地行动下来,总算缓解了各国灾民的入侵。

只不过还是有士兵染上了时疫,再加上高温,一下子传染了数百人。

杨忠义立即让人将他们抬出去,分到另外的地方去,然后他派人八百里快件送信到京城去,将此事上报给了容铮。

容铮很清楚这批早期出现时疫的将士是可以得到医治的,于是,她询问了黄太医现在的时疫一般分多少种。

黄太医就告诉她,冬天的时疫和秋天的时疫各有不同,但一般熬到春天夏天回暖应该时疫就猜不到散了。这期间若是免疫力地的将士可以通过吃药压制疫病,然后再通过疗养将病治好。

容铮一直以来非常看重这帮杨家军,不仅仅是原著给他们对大燕的忠诚,带来的高度评价,更是因为这帮杨家军关系着北下八个省府的安危。

随即,她没有由于命令赵飞虎带着医护相关人员,还有押送大量养殖好的白皮猪下北边境。

容铮还一度回信给杨忠义,交代他从今天起凡是山水都需要烧开才能喝,并且要保持双手的干净,勤换衣物,不得有误。

容铮还拨了一个月的储布量给边境所有的将士们,每人做三套衣服。

这批订单很快被河间府,两林地区,镇口城,甚至是其他省府的纺织工拿去了。还一度再引起了大量招工潮,如今民间的女工早已经是高薪的标准,但凡有织布手艺的妇女基本可以撑起了自己的家。地位也随着经济逐步在改善。

为此不用容铮特地去为这些妇女正名正身,各地官府意识到女子对织布的贡献和当地的经济重要性,他们纷纷鼓励妇女踏出家门带动织衣。

容铮听说这件事后,她还各地写了一封嘉奖信表扬这些有先进思想的官员。

当然也不缺乏模仿的人,由于织布业起来后,轨道修路还在待续,各地的男青年除了务农期间都会到纺织厂帮忙,开头还有男青年被人嘲笑做女人玩意,没有面子。

后来穷怕的人家不管是男女都挤着进织布厂,为此还创下全家脱贫的先例。而且这户人家自己还开起了店铺,自给自足,加大了缴税,连当地官府多了一层税后,也赶着给这户人家发小红旗。

这件事还被一个关系户上报给了京官,京官见是在自己管辖范围发生的事情,说不定能在陛下面前露一次头,他立即在早朝的时候上报给了容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