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振兴燕国民生【二】(第4/7页)

郑钱见此直接称赞稀奇,然后他看了下外渠的国土面积总共...一万里。

他擦了擦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这比少渠大县城的面积还要大,虽说都是山,可开发后就不一样了。

可他又觉得奇怪了,既然是那么大国土,怎么会向小小的少渠臣服,果然是小国少民读的书太少,自己直接自立不就行了,居然还效仿南镜特区要纳入大燕。

不管陛下承不承认,对方既然臣服,大燕就得在大事上管教他们。

郑钱就将这个折子交给容铮。

容铮也确定自己没看错,一个小小的燕渠总共不到四千里,居然能影响整个边境少民地区。

她无奈地叹气起来:“这大概就是国力的影响吧。”

大燕的国力也不知不觉地影响到那么多国家的命运。

容铮又对外渠少民的反抗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她发现这些人和燕地的少民不一样十分的尚武,之前之所以被压迫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武器。

其实哪怕之前没有武器这批少民也在祖上世世代代流血牺牲下来的。所以少民们都对统治过他们,压迫过他们的贵族十分的痛恨。

至于大燕有没有这个情况,她发现也有,只不过都是和舆国边境的少民,还有卫国边境的少民打过不少的仗,而小国听见大国的名字都不敢动,更别说反抗了。

容铮逐渐意识到也许这段原著内没有详细记载,并且在她和燕儿登基后就已经结束的故事,如今正以碎片式地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燕史书。

原著内表明了,她一年后会征讨舆国卫国,但具体怎么征讨,原著作者十分粗糙直接懒得写,然后就打完写了一章番外说她一统天下了。

容铮十分无语,她觉得这本原著处处透着缺失的片段存在,若不是她在补充也许故事只剩下一个骨架子,而非现实中这般有血有肉。

同样容铮也逐渐意识到,也许当初她看的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以这个世界古代历史为背景进行编造的同人文。而且还是一本百合同人文。

并且原著作者...可能就是燕国后世的人。只不过这名作者为何会和她一样存在在一个另一个现代世界?

这或许又是一个需要进行发掘的谜题。

容铮没有直接承认外渠的合法地位,反而发书询问了一边小国们的一见,希望他们能说出自己的心里想法。但她真是太高看这些小国的胆子了,她的一封书信到了小国反而成为了天书。

并且小国们纷纷答应外渠特区的独立,只是希望外渠不要对小国进行滋扰,并且希望外渠保护他们的边境。

容铮也不想现在这个多事之秋发生太多的事情,她直接命令外渠虽然独立,但仍旧不能违反国法国规,由于小国的国法国规没有大国的繁杂又有保护性,漏洞也少些,她就直接用燕律约束这些外渠人。毕竟这些外渠人加起来数量已经二十多万了,不管好会成为一大祸患。

结果外渠人还很高兴,在他们看来燕律管他们,是变相承认了他们的身份,因为哪国律管哪国人,并且所有人定今天为外渠春节。

少渠县令听说此事就吐槽了这些外渠人的不要脸,尽会占便宜。

只不过后来少渠县令收到外渠区以进贡的方式给大燕缴税时,他的嘴脸又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了。当县令当到他这个份上也算是一个人才了。

外渠的成立,边境六成少民民心所向大燕种种肉眼发生的事件,让舆国卫国对此不敢相信。

往年那么好用的一张边境牌,现在居然不起作用了。

一起舆国和卫国常乐此不疲地利用少民滋扰燕国边境,给燕国制造麻烦的手段,如今就这么被一个燕渠省会轻易瓦解了。这让舆国和卫国不得不不重视起来。

舆国和卫国毕竟是大国,朝廷当中都有不少有识之士,他们纷纷建议国主效仿燕国拉拢少民,否则再拖下去,少民民心都倒向了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