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太子非你所出(第2/3页)

但是没想到非但没有少,甚至和单双日同行的来往贸易量都差不多。

现在路修好了,赵泸在一天晚上,他抽出空来坐在军营的帐篷外,围着一个火炉,他亲手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幕僚。

希望幕僚亲自带到京城去。

幕僚壮着胆子看完信,发现这封是求情信。还是侯爷写给陛下的。

幕僚见此,他忍不住一惊:“侯爷,您真的要这么做吗?眼下风口浪尖,人人对太子避之不及,您还贴上去,岂不是自找麻烦?”

赵泸道:“不蹚浑水也得蹚,本候真的希望陛下能来镇口城一趟,现在看见镇口城肉眼上好起来的生济,这些里里外外都是太子的功劳。”

“让我和葛秋他们一样坐视不理,我做不到。”

现在他总算懂了为什么千秋拓哪怕顶着陛下的压力,被陛下冷遇,他都要站在太子那边。因为太子太有本事了,她如果因为陛下的心偏而被埋没了,这才是天下人的损失。

幕僚也没有劝,他觉得世道好起来,总比坏掉好。

太子前头刚为镇口城做了那么多,后头就被陛下罚跪,他想恐怕不仅仅是景王齐王弹劾那么简单,恐怕就跟民间流言的一样。

陛下一直怀疑太子不是他亲生的。所以陛下才对太子十分厌恶。

随即,幕僚也忍不住斗胆说一句:“侯爷,趁着下官没走,下官有一事不明。”

“是关于太子殿下身世的传言?莫不是太子殿下,她。”

往常的时候赵泸可能会避讳,喝斥手下胆子也太大了,竟敢议论天家的八卦。

而这会儿,连赵泸也没有在京城那份小心,可能是出来太久了,他觉得山高水远不一定有人能注意到自己在这里说什么话。

还是他一直以来就想说的话。

赵泸便道:“不是有时候,是经常,本候都能从太子殿下的身上看见容王殿下的身影。尤其是这一年,她做过的事情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太子如此优秀,陛下自然便有所怀疑。”

接下来他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幕僚也清楚,当今陛下是个守成的君王,缺乏实干和魄力,人也多疑,虽不能说他有大功,但太、祖、打下的领土一直被他守的好好的。这也算是他的苦劳。

只不过,陛下在位的时候也是外戚势力崛起的时代,也是皇权由盛转衰的时代。

沈家正是借助三朝皇亲的家底而崛起的。

试问一个沈家代表的外戚势力,太后是沈家的人,华贵妃是沈家人,容王妃是沈家人,拥有沈家一半血脉的人有太子,有陛下。

哪怕陛下多么痛恨沈家势力,也无法对沈家进行根除。

如今到太子身上,太子如果乘势而起,那沈家日后也必会借助太子这条船继续飞黄腾达,操控朝廷半边天。

如今明正殿正跪着的太子,从第一天没人敢求情,到第二天,沈家官员,外戚官员纷纷为太子求情。

总共有三十多个人,以沈立林带头,恳求陛下饶恕太子殿下,还宣传太子殿下秉公执法并无大错,至于掀桌对齐王不敬,不能因为齐王的一面之词而当真。

甚至农贸重镇乃是二十年大计,太子只是指出方向,大臣们才是真正推动农贸重镇的人,绝非太子一人所有。

可他们心里都很清楚,陛下膈应就膈应在这是太子,他最讨厌的太子提出来的,而不是穆王。

这个时候保皇派的臣子纷纷死了一般,反倒衬得外戚官员比较厚道。

一时间京城的风声再起,通过外戚门派的宣传之下,他们将太子将那捐献的钱交给兵部尚书一事告诉了京城的百姓,百姓们瞬间得到消息开始关注兵部。

甚至已经有皇亲暗地敲打兵部。

葛秋迫于压力,他才不得不站出来跟所有百姓澄清,太子殿下将所有的捐献交给了他,并且他亲自派人发送到镇口城,如今镇口城马路修好,来往的贸易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