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掀起一片捐钱善风(第4/5页)

容铮得知也没有去管他。

倒是齐王的名头还真是好用,她刚用送齐王的大礼捐进农贸钱箱里,后头,她就广发捐献帖,以齐王为榜样开始在整个京城宣传。

对外,她倡导大家多了解农贸,多了解西北百姓的寒苦。

对内,她安抚王爷们,长辈们,齐王作为皇政院主事之一,他都捐了你们也不可能不捐吧?

然后,太子亲自到各位王爷府上拜访,逢人就先夸齐王,夸的王爷们一个个人脸皮子薄,然后示意性捐了。

有的吝啬的王爷打死都不捐,容铮便和巡官司说不捐的别记在红榜上,别到时候贴在皇榜公告栏上,白白给小气的人长脸。

羞得那位吝啬的王爷也不得不掏了一百两出来。

于是一圈下来,太子的身影在皇亲们看来就像是衰神上门一样,一家家都关起大门不开门了,还对外宣称病了。

皇亲们最近都怕见到太子,避开不见,而官员们则是一个个朝太子跟前贴,然后太子都会笑眯眯地将捐钱箱拿出来。

官员们一个个脸色顿时一变,然后他们身上的荷包通通都投进了捐钱箱。从此这几天对太子能躲多远就有多远,生怕她找自己。

太子倒是避开那群读书人捐钱,不过她没想到读书人居然能策动京城的百姓们有一文钱捐一文钱,然后还有读书人吟唱古人诗词赞美百姓善良。

京城的百姓们还是第一次被读书人捧,大家也乐于捐几文钱得一句吉利话。

于是,读书人果然是读书人一场捐钱会,被他们办出花来了,办成慈善诗会。

随即就以一名叫林殊的江南士子亲自将捐钱箱交给容铮。

容铮看着眼前这么大的箱子装的都是百姓捐的铜板,她弯腰捞了一把铜板在手里,无不感叹道:“群众的力量就是大。”

然后,她让赵思齐清点皇族和官员还有百姓们捐的钱有多少。

整个巡察卫的巡官司连夜清点铜板还有银两银票,发现总共有十一万两。

这十一万两通通都被容铮交给了葛秋投进农贸重镇。

葛秋也是一惊,他没想到太子居然会将这笔钱留给他分配。

京城也是掀起了捐钱为民的风气,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所以这次讨论太子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

当然太子仍旧是个复杂的人物,大家讨论她,都多于矛盾。一会儿夸一会儿质疑,总之大多数人对太子身体力行的表现视为“为国为民”的美德。

这一次两股官员难得凑在一起,他们在道:“太子殿下将筹集的钱款都交给了葛尚书,这会儿让沈家的人对我们进行攻击。”

“太子的举动总有一种混稀泥的目的。”

“钱都到了葛尚书的手我倒是放心的。只不过我怕接下来太子殿下是要给沈家一个交待,然后又要去筹钱了。”

“她自己吃力不讨好,关我们什么事,我们做好分内的事情了。”

直到又有一个官员说个话外题道:“你们遇到太子捐了多少钱?”

大家都沉默了。这几天他们都避着巡察卫所走的,压根没见过太子,自然没捐了。

倒是那说捐钱的官员表示自己连古董花瓶都捐出去了。太子殿下还说等鉴定了古董卖了多少钱,她一定给自己记一功。

大家听罢,看这个官员就像个傻子一样。

又一天,葛秋虽然是个老狐狸总是妄想挤走千秋拓当丞相,但他的能力确实不错。

到他手里的钱迅速下派,一分不少到了农贸重镇,然后请开城候监督工程。

开城候赵泸本来在审讯那帮舆国人,结果没想到自己转手就变成监工了,想他一个侯爷居然变成了一个开荒造房的监工,这也是活久见的事情。

于是,镇口城听说开城候招工程队,开口说可以先付一半工程款给他们,只要他们认真开荒扩建镇口城,一律会一周结一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