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太子真正的目的(第3/5页)

赵泸只觉得这帮农民军背后似乎有人指使,否则也不会有这中留得青山在的脑子。

如果他答应了,那城镇的老百姓以后就会变成这股农民军要挟的人质,不答应的话,城镇的百姓现在马上变成人质。

于是,赵泸说要考虑两天。

农民军却只给他一天的时间。

赵泸听了,他回了军营就大摔茶杯骂咧咧起来:“这帮乡巴佬不知道驿站传信回京城都得三天三夜,他们居然给劳资一天时间。”

旁边的幕僚就告诉他:“侯爷,这里离河间府不远一天就能到了。反正这帮乡巴佬缺粮,城里的粮也顶不住几天,要不,下臣亲自去求援于河间谭西知府?”

开城候赵泸听罢,他没有对幕僚出的好主意感到高兴,他反而有些警觉起来问幕僚道:“你跟随本候多年,对你的情况,本候多少是了解的。”

幕僚见侯爷怀疑自己,他便赶紧解释道:“下臣绝无背叛之意,只是担心侯爷好心替九皇子办事,结果到最后还落不到一份好。”

“甚至可能让您在这场叛乱中失去名声,而下臣之所以想出这个主意,完全是因为最近的河间府真的是...太富庶了,才过了五个月,那里来自各地的粮食都要堆满了粮仓,而且我们赶路来的途中,都是河间府的府兵马校尉亲自押粮给我们补充后勤的。”

“咱们的人能吃上热饭和肉,还有新鲜水果,还得全靠河间府的人给咱押送。”

就冲这点,幕僚就觉得河间府应该巴结,而且还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赵泸听了具体情况,他觉得事情不知不觉发展的比自己想象中要严重。

太子的手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地伸到这里来了?

赵泸想无论如何自己再不能接受太子的人的援助,他刚要开口命令幕僚,从今以后都拒绝河间府的粮米继续送过来。

结果,外头的帐篷就传来了一阵报到声:“河间知府奉太子殿下命令,前来押送百石大米支援首先在前线的赵侯爷——”

听得赵泸很想自闭了。

看来他这是躲不掉了,河间知府当着他所有士兵,整整两千人的面前,将东西送到面前,他要是现在拒绝了,无疑是在开战前动摇了军心。

谁都清楚战争不怕失败,而是怕打着打着粮草没了,后方着火了。大本营被掏空了。

幕僚看着侯爷一脸无法拒绝的纠结的表情,他暗自窃喜起来。

看来他的红包没白收,同样到时候侯爷也会因为粮草充足给他记一功,简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他可是从来没见过有人主动给他钱,还主动为他争功,而且那人似乎还不求回报,这天上掉下来的两个馅饼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知道这等两全其美的好事以后他还能不能碰上了。

赵泸只能收了粮食,然后请马校尉进来喝杯茶,谈了几句,他再亲自送马校尉出镇口。

以至于后来的马校尉回到河间府告诉了谭西知府,他是怎么被京城的王侯亲自送到镇口回河间府的,这让谭西知府觉得脸上非常有光。

谭西知府再之后就忍不住赞太子殿下的妙招。

只不过,他有件事想不通,为什么太子殿下要给开城候送粮食?这是要打持久战仗的节奏。

太子殿下是不希望和农民叛军起冲突?还是希望开城候将农民叛军给耗死?这一点谭西知府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农民叛军现在看起来有人组织,有人指挥,确实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

最重要的是朝廷不能开这个头,也不能让农民叛军开这个头,否则,日后大燕要是遇到点天灾人祸,就会有人不断效仿,并且肆意不顾后果莽目起义,到时候这世道才是真正的要乱了。

各地起兵祸是谭西知府生平最不愿意见到的乱象。因为这不是一场可以决定天下□□的战争,而是以消耗人丁为主,秩序混乱不堪,没有未来可言的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