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太子殿下的信服力(第2/3页)

他突然觉得其实留在巡察卫也不错。

容铮便清了清嗓子,开始出题道:“孤出一个米字,然后给予一个提示,你们各自上前口答。”

随即她直接出题道:“生活。请各位说出有关米论的认解。”

很快葛丰站出来道:“米字两点木,而木则是自然,自然日出劳作,自然日落而归,皆是农民辛苦的象征。”

容铮听罢,她淡笑不已:“可。”

葛丰却没有听出她有别的意思,于是退下来,接着其他人上,分别答了:“这些都是生存之物,我们一日三餐皆食,米能让我们上朝进言为国效力,还能让我们吃喝不愁。”

“米,当然是粮食,它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白丁,都需要它。”

“京城一斤米三十个铜板,但是却能换来三十斤的玉米,寻常百姓能多吃二十九斤的玉米。”

“米价。”

“年糕。”

“糍粑。”

“汤圆。”

欢公公:.........就这?

就这样的话,太子殿下还不如将剩下随便答的人都踢出巡察卫。

等半盏茶过去了,还有几个人没答完,容铮坐在太师椅上已经喝了二杯茶,就葛丰的回答还算可以。而且她不得不感叹一句,文官之子真多,文官看起来羸弱不能打,却比武官能生。

这里的孩子至少有七成都是文官的后代吧!

果真是平日躺多了没事做,才有精力跟自己小妾夫人办事。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调侃。

容铮终于听到了一个简洁又有力的答案:“柴米油盐酱醋茶。”

“谁开的口?”

话出,众人纷纷让开,容铮就看见一个白白净净又是包子脸的小弟弟,眉眼和赵思年很像,可他看起来却很憨厚的样子。

赵思齐礼貌笑道:“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殿下方才说了生活,草民想生活无不和这些挂钩。”

这个满意的答案成功让容铮犹豫了。

她套不住赵思年为亲信,那他的弟弟还不错。起码是个好苗子。

随即她道:“可,口试已毕,赵思齐和葛丰离开巡察卫。”

葛丰顿时高高兴兴地拉着赵思齐离开。

容铮哪会那么轻易放人,她却故意又抛出一个题:“百姓。”

赵思齐道:“百姓皆为米苦,亦为米甜。”似乎在暗示河间府天价米粮一案,就是在讽刺米居然能让百姓苦难,实际是暗说贪官。

又因为米甜,是因为有人扫清了天价米粮案,百姓得到该得到的米又开始有了希望。

容铮眼前一亮:“没米。”

赵思齐忽然朝她鞠

一躬:“巧妇难炊。”

每个答案几乎是贴着她的心眼说的,此子,绝对不能让他跑了。

不过容铮还是履行了自己刚刚说的话:“赵思齐,赵公子,不愧为思年的胞弟,你可以出去了。”

而旁边的欢公公已经奇怪了,殿下明明看起来很欣赏赵公子,怎么没有开口挽留。

随即葛丰就拉着赵思齐走人。

赵思齐也本来打算走的,可他万万没想到太子居然亲自走到他面前,然后拍拍他的肩膀,将手里的折扇送给了他。

容铮什么都没说,反而在赵思齐的肩膀上拍了三下。

赵思齐生性聪慧,他当场悟出意思:“留下来。”

赵思齐也觉得太子出的题十分有意思,虽然兄长因为穆王讨厌她,但他一点都不讨厌太子殿下。

他看得出来太子殿下和其他殿下不同,表面看起来是一视同仁,可他们心思却各不同,之后哪怕是给了他们这些庶子一个机会,也最终只会落到旗下投靠的人身上。自成一派。

而太子或许是因为身边没人的缘故,所以才显得她谁也不站。

可喜欢追究小细节的他,无不在此刻想起太子曾经说的过:常太公之子。而非是常太公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