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19(第2/5页)

当初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薛安桢就是个极其出色的人。

如果不是回国后认识了他的前妻潘如萍,并且为了潘如萍留在了皖省工作,他当时也是要跟他们一起加入首都医药研究所的。

只是没想到,难得为爱冲动了一回的薛安桢,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如此让人唏嘘。

为了告知老师这个好消息,林知言当即带着父母寄来的信件,去了牛棚那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平反,东营村的村支书对待这些下放人员的态度就更好了。

如果不是担心上头会有人过来突击检查,他都要将这些下放人员直接安排到自己家里住,好好的拉拢拉拢他们。

一想到自己如果能拉拢到这些下放人员,等对方平反回城后,将来说不定还能沾点光,村支书就兴奋的不行。

虽说不能让他们脱离牛棚茅草屋,住到家里。

为了表示友好,村支书在安排他们干活儿和分配食物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

原先的那些脏活累活是早就不要他们干了。

后来大概是听了赵队长的建议,还按照他们各人的技能,安排了不少村里的年轻人跟着他们学习。

在赵队长看来,这些可都是国内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哪怕村里的那些小崽子们能跟着对方学会点皮毛,都会受益无穷。

对于村支书的特意照顾,这些下放人员当然不会拒绝。

能让自己活的轻松一些,又有何不好?

虽然村支书前倨后恭的态度让人心里不太舒服,可人在屋檐下。

自己等人如今还要受着村支书的管,能不得罪对方,还是尽量不要得罪对方的好。

自从薛安桢医药学博士的身份被村里人知道后,就有不少村民想让自家的孩子过来跟他学习。

毕竟当大夫不仅工资高,还格外的受人尊敬。

就算最后当不成真正的大夫,像林知言一样进入村卫生室,当个小卫生员,那也比下地干活要轻松自在的多。

说到卫生员的工作,村里不少致力于让孩子学医的人家,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宋知青毕竟是外来知青,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回城,他那份卫生员的工作可是让不少人眼馋。

本着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的心思,薛安桢倒是收下了几个学徒。

不过即便收下了这些学徒,在薛安桢心里,他正式的弟子依旧只有林知言一个。

这些学徒的学历虽然最差也是初中生,但因为动乱的几年,县中学的教学质量大幅下滑,他们的基础实在太差了。

只教了一天,薛安桢就忍不住有些头大。

教惯了林知言那种一点就通的天才学生,再让他教这些天分普通的孩子,薛安桢根本无法适应。

看着讲台下一张张认真听讲,在自己提问时却总是一问三不知的学徒们,薛安桢只能无奈接受了这个现实。

这个世界的天才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他应该早些习惯才是。

因为不知道自己还有能在村子里待多久,薛安桢便尽可能的教给他们一些医学常识。

他教的虽然都是基础医学知识,但只要他们有心,想往这方面发展,之后还是可以想法子深入学习的。

本着说不定还真能培养出一两个医学苗子的心思,沉下心后的薛安桢,教的还是非常认真的。

等上完了课,薛安桢刚走出教室,就迎面撞上了拿着信封兴冲冲跑过来的林知言。

听说他父母已经平反,薛安桢在替弟子和两位老同学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免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些期待。

只是想到如果真的平反回城,很可能会见到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薛安桢忽然发现,自己对平反又不是那么期待了。

原以为这两年的平静生活,已经让他彻底走出了当初妻女背叛的阴霾,他现在才发现其实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