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民国真千金她哥13(第3/5页)

东北军大多数高层认为战争既然已经爆发,他们自是要跟日寇一战,决不能让日寇在他们的土地上肆虐下去。

哪知道他们的话音还未落,张少帅就抢先发布了‘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1)的荒唐命令。

在张少帅不抵抗的命令传出后,东北军好些士兵竟真的听令将武器放归了库房,站在原地不动,任由日寇冲到北大营内将他们俘虏。

只有极少数的士兵实在受不了这口气,选择了反抗,然而没刀没枪没武器的他们,很快就被日寇用刺刀刺死。

那些被俘虏的士兵见状正要心生庆幸,觉得自己成功保住了一条命,哪知道转眼就被丧心病狂的日寇拉到了一旁,集体枪毙,死的憋屈又窝囊。

此时位于奉天城十多里外的王蕴蒲,尚且还不知道张少帅居然下了让东北军不准抵抗的命令。

得知战争爆发后,王蕴蒲当即带着一支数千人的队伍赶往北大营。

原以为北大营的八千多名东北守军,面对数百名日寇的进攻,怎么都能把人拿下,再不济也能支撑的久点,哪知道等他赶到地方,看到的竟是一面倒的屠杀场面。

不是日寇被屠杀,而是北大营的那帮守军被日寇屠杀!

王蕴蒲顾不得喘口气,当即命令手下的战士朝营内的日寇开火。

刚击毙了一个日寇,王蕴蒲就忍不住在心里大骂这帮东北军全特么是窝囊废,简直比猪还不如。

哪怕是八千头猪呢,想抓完都要费上不少功夫。

他们可倒好,好些人真乖乖的站在原地不动,任由日寇把他们给抓了。

想到自己临出发前,林知言极力劝说让他一定要来北大营一趟,他还觉得对方小题大做,现在才知道,这帮东北军真是半点反抗的意志都没有。

在王蕴蒲率兵干掉围攻北大营的数百名日寇,救下幸存的七千多东北军时,另一支工农革命军也在历史上的东北抗日名将杨继生的率领下,直奔奉天城内的兵工厂。

奉天兵工厂可是目前亚洲的头号兵工厂,所生产的武器弹药,一直供给东北军四十多万军人使用。

便是林知言在湘省建立的那座兵工厂,跟奉天兵工厂比,在生产产能上都有所不及。

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直接将这座兵工厂拱手让给了日寇。

日寇从东北军手上缴获的武器就不说了,光是这座工厂中的枪支就有十万多支,子弹更有数百万发。

另还有几百门迫击炮和几十万发炮击炮。弹,以及上万发重型炮的炮弹,这些最后全都成了日寇的战利品。

这些本来是用于保家卫国的武器,转头就成了日寇继续侵略东三省的杀人工具。

再想到历史上这座兵工厂后来还被改造成日寇的军械厂,所生产的枪支弹药全部倾泻到了国人的身上,林知言光是想想都气的要吐血,恨不得把兵工厂里的一切都搬空摧毁。

既然已经提早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林知言肯定是不能再让这些武器装备落入日寇手中的,便让杨继生带人尽快前往奉天兵工厂。

如果能赶在日寇之前抵达兵工厂,就将里头的武器弹药和生产机器全部搬走,如果实在搬不走,哪怕是炸了,也不能把这些东西留给日寇。

当然了,这座兵工厂里除了武器弹药和生产机器外,最让林知言眼馋的还是数万名兵工厂的工人。

自民国十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整,这座兵工厂可是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的武器生产工人。

比起那些用过就没了的枪支弹药,工人和生产机器反而更得林知言看重。

他在东北大山里的那座兵工厂现在虽然也能产出武器弹药,但因为人手和生产设备不足,产能一直提升不上来。

如果有这数万名产业工人,再有新的机器设备加入的话,今后整个东北抗日的枪支弹药供给就不需要再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