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姐姐的故事(二)

毫无疑问,谢照心中对王珣是很欣赏的。

西北三州自古以来就是国之重镇,当年氐人入侵中原,许多南下逃难的流民聚集在雍阳关一带,民间的将领们自发组织流民抵御外辱,他们纷纷在西北屯田驻扎,那就是西北三州的雏形。

这些年东南朝廷对西北三州越来越重视,毕竟是国之门户,西北任何的风吹草动,背后几乎都有盛京各方势力的影子。

西北三大巨头中,雍州卫家出身屯田兵,幽州霍家本来是一群农民,唯有青州的晋河王氏是名门望族,王家自旧汉起就世代镇守西北,当年氐人忽然打破“祁水之盟”率铁骑踏过晋河南下,王家人退守雍阳关,以几乎灭族的代价,在氐人的铁骑洪流中保住了最重要的青州中部,为后来梁朝东山再起保存了实力。

一战成名的王珣是真正的少年英雄,作为西北唯一的贵族军阀,盛京士族想要拉拢王珣是必然。

谢照从没有掩饰自己的用意,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出身名门、性格倔强的少年将军,欣赏他穷击敌寇的胆识,也敬佩他能有收复北土的志气,想要让他做自己的女婿,说是拉拢也好,惜才也罢,他确实是对王珣充满了仁慈。

王珣对此心知肚明,若谢照的手段是威逼利诱,他必然不屑一顾,可没想到对方却是真心地欣赏、尊重自己,有意将最宠爱的女儿嫁给自己,这份好意反倒让他无法再粗暴地敌视对方。少年将军从小寄人篱下,养出了一副孤僻冷酷的性格,面对什么样的恶意都能面不改色,却唯独会在别人对他好时不知所措。

人心并非铁石,日子久了,心中的天平不自觉地动摇起来。

上位者的算计、筹谋,在两个年轻人的交往中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第一次收到女孩的书信,女孩在信中问,青州是什么样子的?

王珣捏着支笔,坐在光秃秃的山坡上半天没动,高大的黑骊立在少年将军的身后,他注视着空旷荒凉的原野,嚎叫着的风从北方吹过来,把他手里的纸打得哗啦作响,他好几次低下头想要写点什么,却一直到带出来的墨全都吹干了,也没有写完一句话。

女孩收到了信,其中是厚厚的一叠画,她翻了两张,没看出来画得是什么,想了想,她把所有的画依次铺在了阁楼的地上,拼好后她起身看去,眼神忽然停住不动了。

天地,明月,旷野,大河,城关,黑色的马在夜中飞奔。

所有的画面都是从高空往下俯视所见,恍惚间人好像真的轻盈地飞在风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她像是愣住了,神情有点不敢置信,拂过裙摆低下身,伸出手慢慢地触碰那画上的明月与城关,那一刻,似乎真的有风轻轻吹在了她的脸庞上,把她的眼睛吹亮了。她忽然起身,脱下鞋子,赤着脚走上了那片原野,她转了两圈,躺在了那片柔软的草甸上,听着纸张哗啦声,想象着风从远方吹来。

春去秋又来,空匣中渐渐地装满了书信,相隔数千里,他真的带她看完了雍阳关外的千山万水,夜晚的明月光照在了少女的阁楼前,也照在了少年将军的城关上,远在天涯,却又好像近在咫尺。

景帝元和二十九年春,建章谢氏与晋河王氏联姻,建章谢氏大小姐嫁到了青州府,见者无不说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谢丞相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视若掌中珍宝,他为人一向低调,从不讲究排场,但唯独这次嫁女用上了最大的阵仗,浩浩荡荡的红色仪仗铺满了道路,当年景帝的长公主出嫁也没有这般隆重浩大,前来赴宴的宾客们纷纷祝这对新人白头偕老,百年好合,宫中景帝亲手书写“锦绣良缘”四字赠给这对新人,盛京城中连放了半月的华丽彩灯以示庆祝。

迎亲的马车迟迟行驶了两个多月,到了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