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百官谏言(第2/2页)

现如今,他看着这些各怀心思的臣子们,只剩下疲惫,甚至喝醉了的时候,都没有这般疲惫。

众人奉承他是“诗仙”,是“酒仙”,可让一个“诗仙”坐在王座上,岂非不伦不类?

“父王……这个位置,真是孤单啊。”李求凰仰头看着宝顶上美轮美奂的雕花,自言自语道。

可他突然笑出声来,拂袖一挥,道:“还有谁,还有谁跟李岐的想法相同?这时候也不必躲了,不如都站出来罢。”

百官一阵骚动,踌躇着不知该如何回应。

而蔡邕却缓缓地站了起来,在他的目光里,蔡襄已离开坐席,两人双双列到李岐的身后,蔡邕沉重地跪了下去,道:“老臣,请国主铲除奸佞,重新理政。”

“臣,请国主铲除奸佞,重新理政。”蔡襄跟着附和,也跪了下去。

这两人一跪,百官顿时惊愕,直到现在他们还不清楚这场“兵谏”本就是蔡邕的手笔,但在他跪下来之后,无数官员也纷纷站了出来,整整齐齐地跪了一地,齐声道:“臣等——请国主理政。”

蔡邕任左仆射多年,又是三朝元老,其威望不必多说,即便杨太真当政多年,右仆射王云不断地攻击,可愿意追随他的人,也足占朝堂官员的大半。

而今日李岐携着一万六千将士已经到了王宫外,此等威势,就连许多原先的墙头草都不由得倒向了蔡邕这边,在他们看来,若今日真能逼得国主清理杨太真及其党羽,那这朝中岂不是会一下子空出无数肥缺?

到时候有能者上,谁也说不好不会就该轮到他们,只不过这种时候他们不好言明是在支持蔡邕,明面上他们还得明确表明是支持国主才行,若是此刻还不站出来,待会儿大厦倾颓的时候莫名被人打成“杨太真派”,只怕连神仙都救不了他们了。

既然是兵谏……其实国主同意与否,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了。

……

刚要入睡的秦轲,似乎隐约听见了楼顶上有细碎的脚步声,他一向警觉,立刻睁开眼睛,一骨碌就从床上坐了起来。

而当他深呼吸一口气,展开风视之术之后,房顶那人的每一步,都落入了他的耳中,再无一点保留。

不过让他有些奇怪的是,房顶上的那人看起来并不像什么专业人士,步伐拖泥带水不说,踩在房顶的瓦片上也是一脚重一脚轻,如果是修行者……不会,断然不会。

风视之术更让秦轲听见了那人的呼吸声,这才走几步都气喘吁吁了?看来论起体能,这人应该就是个普通人,甚至赶不上景雨手底下的那几个伙计。

这么想着的时候,秦轲小心翼翼地打开窗门,双腿轻轻一弹,就像只猫一般从窗户跃了出去,一手握住房檐,再轻轻发力,双腿一抬就上到了房顶。

“蔡琰?”

在房顶上站定了身子,秦轲这才看清,那个踩着瓦片深一脚浅一脚走得艰难的不是别人,正是蔡琰。

当然,说是深一脚浅一脚,可她一直都维持着身子的平衡,没有任何像要摔倒的迹象,从她的灵巧程度来看,显然她不是第一次上房,动作娴熟且敏捷。

秦轲忍不住笑了起来,遥遥地喊了一声:“你还真是喜欢上房啊。”

蔡琰微微抬头,朝秦轲没好气地道:“都看见了,就不知道拉我一把?这房顶的瓦片太软了,踩不好就容易碎,真麻烦。”

秦轲哑然失笑,心想原来她看起来步履艰难是这个原因?

不过既然她这么说了,自己总要上去帮她一把。

他轻轻地走了几步,伸出一只手,牵起了蔡琰光洁纤细的手指,蔡琰毫不避讳地微微用力,两人的手紧紧地攥合在一起。

这么一握,秦轲又想到了之前跟蔡琰奔跑在大街小巷的时候,那只温润如玉的手,因为剧烈奔跑而渗出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