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不死者(第3/5页)

津王妃愣了愣:“这样皇上会生气的吧?”

津王冷笑了一声:“就得治治他。他要做什么英明圣君,苛待生母这么大的污点他能背吗?”

津王妃迟疑了一会儿道:“我前些日子回家,家里人还提点我,说皇上虽说宽仁,但也是不是个软性子,能在承恩侯、太后和那高元灵、端王手底下韬光养晦这么多年,如今把太后都逼在西京那里只说休养,就知道皇上不是个没手段的人。”

津王笑了声:“他不过是运气好,碰上了北边战乱,端王战死,他没路走了,被一帮文臣架起来,不得不立了太子,死守京城。没想到背水一战,走运赢了罢了,听说那北狄倒了大霉,当时他们二皇子不知道怎么军中闹了瘟疫,一夜之间死光了一城的人!这才让他捡了便宜。”

津王意犹未尽长叹道:“这也是他运道好,当初选嗣子,咱们家只有他年岁合适,送到京里,说是孙太后当时看他安静长得又俊秀,就选了他。万般皆是命,这也不得不服他,比运气咱们确实比他差点儿,早生了几年,又偏是嫡长,得承爵。”

“他从小就一副古怪脾气,不爱笑不爱说话,不讨喜,我都还记得当年母妃就说他天生一副薄情相,心硬着呢!你看如今可没说错吧?现放着亲生母亲在这儿,三个亲兄弟,这么多亲侄儿,他胳膊往外拐,你是没瞅到他今天给我甩的那脸子啊,不是看他是我亲弟弟,我可不受他这气!”

===

季丞相拿着内书房代拟的圣旨也无语:“陛下,这当口京里沸沸扬扬的,给通微帝师加封太子太师,怕是不太妥当。”

萧偃早晨上朝前看到巫妖兀自睡着不醒,一摸额角滚烫的,虽则勉强请了江心屿看了说无大恙,但心下这口气正没地方出,看到季同贞不同意,正撞到气头上,冷冷道:“‘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先生挽天命,拯万民,功在千秋,这太子太师,朕犹嫌不足偿他功绩。”

季同贞叹息:“皇上,范左思与我详细说过帝师之功,帝师经天纬地之才,您要重用他,此乃朝廷之福。但您也得替帝师想想,他那样貌实在招眼,又是事涉鬼神,当初端王也找我说过,到底是招忌讳的事。这津王府与安国公府的事才闹得沸沸扬扬,您这旨意一下,津王那边自觉受了委屈,一看到他,岂不是会迁怒于他。老王妃到底是您生母,这孝悌的名头压下来,我看帝师这也不是个肯受气的性格,到时候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这安国公府和津王府争买青鹄的事,不过一日一夜,就已传得沸沸扬扬,安国公府莫名其妙背上了个权臣勋贵,盛气凌人的罪名,连皇上生母也要退避三舍,安国公估计气得不行,直接又闭门称病了。他既为内阁首相,为君分忧,自然也找京兆尹问清楚了内中底里,心下明白皇上这是为帝师出气,只是这事也太巧了。

萧偃冷笑了声:“朕已下诏,恭请皇太后回京。”

季同贞:“……”

萧偃淡淡道:“不是想拿朕的生母做文章么,朕且找个比他们更正大光明的‘母后’来。”

季同贞想了下发现还真的是神来一笔的妙招,承恩侯和孙太后在当年兵临城下之时逃了,自然是理屈,如今身后没什么依仗,绝不敢在皇上跟前仗硬腰子,反而只能仰仗皇帝,全力支持皇帝。老津王妃那边想要摆皇上生母的架子,拿孝顺的大道理来压人,可还得先看看皇太后这礼法上的母后同意不同意了。

他叹了一口气:“皇上圣明,既如此,这折子可先下,但听说帝师身子也不大好,且先休养,不要上朝便是了。”

萧偃道:“那是自然,朕岂会让他受一点委屈。”

季同贞:“……”忽然对那位素未谋面有御鬼神之能的通微帝师感到了一丝羡慕,这么多朝廷重臣,哪一位能得到君上如此倚重和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