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风湿痛(第2/4页)

季同贞倒也没在这小事上和太后过不去:“娘娘想得通便好,请娘娘回宫后,还是小心与皇上和缓关系,修复母子之情,莫要让外人趁虚而入才好。”

季同贞长长吁了一口气,又劝道:“皇上大了,娘娘若是再以管束孩童一般的管束天子,终究是不妥的。”毕竟之前,他也看走眼了,以为皇上还是孩童,自己何尝不是和太后一样目光短浅了?承恩侯府和太后,如今看来,只想着如何管束控制皇帝,却没想过皇上总有亲政之时,这般天资,岂能一味压制?只能徐徐取得皇上信重,方能图长久未来。

孙太后有些不满,但想起昨夜萧偃老老实实跪在堂前请罪的样子,没说什么,只道:“哀家知道了。”

送走两位相爷,孙太后对承恩侯抱怨道:“到最后竟是雷声大雨点小,白白受了那秦怀刚一场气!如此不济事!待端王回来,哀家定要告上一状。”

承恩侯看了看周围都是孙太后心腹宫人,低声道:“娘娘,您真相信端王和您一条心?那秦怀刚如此强硬,还不是仗着端王的势吗?皇上不从宫门进出,难道还能飞出去不成,守城军士,定有猫腻,是否端王另有谋算?”

孙太后一怔,想了想摇头:“端王若有想法,先帝薨时就该做了,何至于现在,你不必想太多,那秦怀刚只会打仗,不会说话,罢了不和他计较。季相说得也有理,且忍了这次罢了,只是雪霄那丫头……如今如何处置?”

孙太后冷了脸下来,承恩侯道:“端柔大长公主送她回去的,明面上也不能宣扬出去,我只禁了她的足,让她抄女训罢了。”

孙太后摇了摇头,冷声道:“换人吧,不听话的,进了宫也不是助力。我看那丫头每次进宫,和皇上都只是面上淡淡,还担心以后她不得皇上欢心,想着是不是再多养几个陪房宫女。如今她竟然能引得皇上微行出宫,带她去那风月之地!婚前就如此妄行,将来进宫做了皇后,那还得了!”

承恩侯愣了下:“换人?圣旨已下,六礼过半,如何能换?换谁?”

孙太后冷漠道:“二房的雪珠丫头也还算恭顺,还有时间,你回去将雪珠过继到你名下。圣旨只说承恩侯府孙氏,也没说谁。”

二房?承恩侯还等着做国丈呢!如何能将此偌大便宜让给弟弟?当下有些不满:“我回去教训雪霄便好,她一贯恭顺守规矩,昨夜想来是不敢违逆皇上,又怕我教训,这才做了糊涂事。”

孙太后道:“端午那天,她看到了。”

承恩侯一怔,孙太后道:“想来匆忙,她腰上的宝石璎珞落下,被龚姑姑捡了。大哥,此女和我,只能保一个,她若进宫,又得了皇帝的欢心,来日后患无穷。”

承恩侯沉默了。

=====

“太后一定会疑心守城禁军,但那是端王的心腹手下,她没办法动到那里。最后一定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国公和欧阳驸马都已无职,又不能宣扬出去,顶多就罚罚俸。大概就卫凡君吃点皮肉苦,然后不能做伴读了,不过这也正中安国公下怀,他原本就不想送卫凡君进宫的,如今能顺势出宫,只是吃点板子也还好了,安国公人脉广,塞点银子,打不重的。”

“而紫微宫呢,因为何常安和高元灵的事,这紫微宫上下全换了一轮人,每一个都是太后自己的人,问不出底细,她还能怎么样,再换一批?以后再来伺候的只能更战战兢兢,为求自保,更不敢对朕怎么样了。”

萧偃几乎忍不住要笑出来,一边捏着一块桂花米糕吃:“幸而我知道进宫肯定又要罚跪,膝盖上也绑了垫子,袖里也藏了点心,这绿杨庄的桂花糕味道是真不错啊,虽然冷了点。”

紫微宫里,因为服侍的内侍们都被集中去讯问了,殿里安静极了,没人给皇上送吃的喝的,也没人敢进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