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见圭角(第3/5页)

当然,内侍也不得干政,但,陪着小皇帝的永远还是内侍们,大臣们还得依靠着他。

这些年下来,朝廷多少官员,从自己手里任命出去的?阁臣们同样需要宫里有人,这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高元灵想明白了孙太后如今并不能将自己怎么样,真有事,两位辅政相爷,岂会真的让孙太后过于嚣张?孙太后让小皇帝开口,硬性定了承恩侯府千金为皇后,两位相爷都十分不满。

自己仍然能借机再谋取一些利益,魏家千金,上次可惜了。

高元灵想明白了,第二日再找魏宝山好好聊聊,又和两位相爷说说话,不妨再让些东西给他们,他不以为意,安心睡去。

====

第二日,孙太后却病了,只说是风寒。

萧偃连忙上书房那边告假,在慈宁宫亲奉药,又细细问御医脉案,十分孝心。

孙太后倒是赶着萧偃回去:“我不过是有些乏,歇歇就好了,皇上在这儿,倒让我心里惦记着耽误了皇上的功课,还是且回去写功课吧——可以将何常安留在哀家这里伺候着,哀家正好有些差使让他办。”

萧偃自然立刻命何常安过来伺候太后,吩咐他仔细办差。

何脸色苍白,知道这是宫里惯用的伎俩,若是怀疑某人有嫌疑,先抓了审一审,又放松,引蛇出洞,再抓再审,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失控,他在宫里多年,自然熟悉这一套……关键是,太后身子不舒服,承恩侯和其夫人带着两个千金立刻就递了牌子进宫探望太后。

这是非要从自己嘴里撬出东西了,今日怕是不能善了。

何常安绝望地看向了萧偃,萧偃浑然不觉,起身刚要走,却见外面来报:“娘娘,端柔大长公主来探望您了。”

孙太后一阵腻歪,神情却也还风轻云淡:“倒是巧,哀家倒忘了昨儿刚准了她请安的牌子,罢了,请她进来吧,正好皇上在,也许久没见大长公主了,皇上略留一留罢!”

萧偃道:“好,朕到前面迎一下皇姑。”

到底也算长辈,孙太后没说什么,只看萧偃走出去,果然在宫门看到端柔大长公主扶着宫人的手正下步辇,她一看到萧偃她就笑了:“嗳哟还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难得进一次宫给皇嫂问安,可巧就能见到皇上,今日怎不读书?是因为皇嫂风寒的原因吗?皇上可真是孝顺,皇上这些日子身子可好些了?”

端柔大长公主萧绘莲才二十多岁,先帝走的时候她刚刚出嫁,她眉目生得极秀气,杏眼薄唇,眉尖似蹙非蹙,显得神情总是楚楚可怜,宛如一碰就倒的细瓷美人花瓶,头上戴着白玉莲花冠,配着一对同色羊脂玉莲花流苏长耳坠,一身青绿色衣裙,裙身到裙尾垂坠如流水,整个人袅娜蹁跹,只如柔波上的一朵亭亭莲花。

萧偃站定了道:“朕安,皇姑可好?驸马可好?怎的不把小郡主带进宫来?”

说到小郡主端柔公主眼睛就弯了:“嗳,她如今正淘着呢,又不肯让奶妈子抱,天天非缠着要我抱,死沉死沉的,带她进宫可不是自找累么?驸马如今赋闲在家没事,正好让他带着孩子去庄子上玩了,眼见着这才五月,天已开始热了,去那边消夏最好不过。对了,这次进宫特意带了庄子上才出的新藕和樱桃,还有家里做的极好的粽子和马蹄糕、槐花糕来孝敬太后和皇上,皇上一会子尝尝。”

萧偃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谢谢皇姑姑。”端柔大长公主与孙太后不和,进宫较少,但每次进宫,都会大张旗鼓地给紫微宫送许多吃的,虽然大多都被慈福宫拦下了,但总还有那么一两样时兴水果能让他吃到嘴里,无论如何他是真承这份情。

两人一路进了花厅,端柔公主含笑上前给孙太后行礼问安:“皇嫂玉体可安康?适才在外面听宫人说您风寒不适,我可真担忧啊,皇嫂您如今可还是少操些心,多宽宽怀静静心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