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眼前的少年,是皇帝。

哪怕是由他暂时“全权指挥”的北衙禁军,也是皇帝的禁军。

现在,不仅是他看着长大的少年在问他,要不要派人帮忙。更是皇帝,在问他,如今,他是否还有耿耿忠心,敢在天子禁军面前,为天子剖白。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

是温和却不容含糊的质询。

中山王握杯的手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最终松快下来,脊背微弯,恭声道:“多谢陛下。”

“叔祖是看着我长大的至亲,上至皇祖母,下至黎民百姓,谁人不知?如无叔祖,何来今日的我?”楚正则听到他的回答,神色丝毫未变,温和地回道:“此等小事,只需叔祖开口,不必言谢。”

说罢,楚正则亲自替中山王斟了一杯茶。

*

用完膳,楚正则一如往常,亲自将中山王送上步辇,站在宫门目送他远去。

待到步辇消失在朱红的宫墙尽头,楚正则才拿出罗帕,缓缓拭去掌心的薄汗,沉声道:“召太傅、赵尚书令、许门下令和翰林院掌院学士。”

他要最后与他们确认一遍殿试的议程。

德忠应声,又低声问道:“陛下,薛姑娘来了,您可得空见她?”

楚正则一愣。

他思之太深切,忍不住给薛玉润寄去那封希望她入宫的书信。但他知道这些日子薛玉润要去别庄,他以为要等到放榜之后,才能再见到她。

万万没想到,她会突然过来。

楚正则甚至都没有点头,就倏地转身,大阔步地往薛玉润所在的偏殿走。

*

薛玉润坐在偏殿,无心饮茶和品尝糕点,而是紧紧地盯着窗户。

如果要赶上和赵滢约好的时辰,她不剩下多少时间了。但她没有让德忠在楚正则用膳时通禀,她不希望楚正则在应对中山郡王时,还要为她分心。

待看到窗前一掠而过的身影时,薛玉润倏地站了起来。

下一刻,如她所愿,她的心上人推门而入:“汤圆儿!”

阳光从敞开的倾泻入室内,激起空中细小的尘埃,在半空中沉浮。慢悠悠的,点缀着春日午时的静好。

但少年的声音有些微喘,显然来得步履匆匆。

薛玉润三步并作两步,几乎是扑入了他的怀中:“皇帝哥哥!”

楚正则想都没想,就抱住了她。

珑缠和德忠匆匆忙忙地掩上门。

明媚的阳光被阻拦在门扉后,但楚正则低头看着她的眸中,仿佛藏了灼灼的春光。他没有说话,可愈发沉重的呼吸与逐渐鼓噪的心跳,又好像已经说尽了一切。

见到他,薛玉润心底空落落的一块立刻就被欢喜填满。她此时才知道,自己心底藏了多深的思念。

原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也并没有那么虚妄。

薛玉润踮起脚尖,伸手揽着他的脖颈。

然后,亲了亲他的唇。

不是蜻蜓点水的一碰,而是不轻不重,却缠绕着相思的吻。

楚正则的呼吸一滞。

他们不是未曾亲吻过,可被她忽地主动亲上来,他一时竟不知该有什么动作。

她的唇瓣这么软,可他的身体却无比僵硬。

也是薛玉润先分开,她双颊红扑扑的,没有揶揄他的僵直,而是微微侧首,笑容灿烂:“好啦,皇帝哥哥,我得到最想要的奖赏啦!”

“我得赶快回去接滢滢,我们约好了……”薛玉润话音未落,楚正则的吻便落了下来。

他的吻揉着入骨相思,执着地攻城掠地。

身后传来椅子倒地的碰撞声,可薛玉润一时什么都顾不上。更何况,他的手护着她的腰,不会让她被磕到碰到。

她恍惚觉得,她与楚正则,就好像她来时特意戴上的,那两条被编织成同心结的缎带,一缠一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她伸手再揽上他的脖颈。

春光这般好,就让她再小小地、稍稍地沉溺在这段春光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