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3页)

蒋御史大夫大概是放过了他们,楚正则牵着她的手,步履缓慢地往外走。

“郎君,妻者,齐也,不可欺。”蒋御史大夫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语重心长。

薛玉润微愣。

“我……”她先前乍一撞见哥哥,有些慌乱无错。但如今也回过神来,知道楚正则为何会临时用披风盖住她——他不希望她被蒋御史大夫认出来,因此受罪。

可蒋御史大夫显然误以为楚正则在幽会什么见不得光的小娘子……

楚正则温声打断了她的话,制止她说下去:“弟子谨记于心,多谢老先生教诲。”

他说罢,轻拉她一把,带着她重新汇入灯海之中。

在他们身后,她隐约听见蒋御史大夫在问哥哥:“你可看清了那是谁家女郎?”

哥哥的声音里有恰到好处的愧疚:“实在抱歉,她戴着兜帽面纱,晚辈不知……”

薛玉润幽幽地叹了口气。

哪家女郎?

可不就是他面前大好儿郎薛彦扬的妹妹,他口中“妻者,齐也,不可欺”的未来皇后么?

下一瞬,她就听到楚正则一声轻笑:“哪家女郎?”

在他说这话时,薛玉润也重见了光明——楚正则揭开了她头顶的披风。但揭开得不疾不徐,是故等她瞧见满街灯火熠熠时,眼睛也并不刺痛,很快就适应了。

薛玉润有点儿沮丧:“害你明天被奏章淹没的女郎。”

蒋御史大夫不知道她的身份,那就必然会集中劝谏楚正则。御史们才不会管他还在静寄行宫避暑呢,不知道明天他的桌案上会出现多少奏章。

“汤圆儿,你说错了。”楚正则微微低首,温声道:“是带我看月色灯山、国泰民安的女郎。”

他没有迟疑地道:“很好看,我很喜欢。”

她抬头,便望进他的眼睛。

这一次,比先前在熙春楼时隔得更近。

他的眸中印着融融的光,不知是月色还是灯辉。还有一个小小的自己,小小的,但占据了他的眼眸。

“那是。”薛玉润移开了视线,双手背在身后,悄悄地踮了一下脚尖:“我才不会带你看不好看的东西。”

楚正则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年画娃娃灯笼,这两个灯笼终于落到了德忠和珑缠手中,他对此保持了缄默。

薛玉润又轻声问道:“你明天要是挨骂了怎么办?”

她有点儿难过。

“那就骂吧。”楚正则扶正了她的兜帽,一叹:“原是我计划不周,才只能让你躲在披风下受委屈。”

“倒也没有很委屈。”薛玉润细声细气地道。

“那尽兴吗?”楚正则笑问道:“如果还想逛,我们就再逛一会儿。”

不知不觉间,薛玉润心底的沮丧都消失殆尽。如果没有蒋御史大夫的事儿,她大概还会再去放个荷花灯,不过此时,她心底莫名地觉得,她已经很满足了。

她笑着摇了摇头,高兴地道:“尽兴啦,我们回去吧。”

楚正则舒尔一笑,就像完全没有出现过蒋御史大夫这个插曲一般,他握着她的手腕,笑道:“好,我们回家。”

*

当薛玉润和楚正则坐在回程的马车上时,静寄山庄逛灯会的夫人们和小娘子们,正在抬头望天。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

摘星楼上的夜空,月中绽放火树银花。飞空惊作雨,彩散如流星。落照翠檐铜瓦,与千灯交相辉映。这是任哪一处,都未曾见过的盛景。

“要是能在摘星楼上看就好了。”赵滢瞧得如痴如醉,只恨离那片不夜天太远。

她此话一出,引得众人纷纷附和。她们久久地仰着头,不肯错过一丝一毫的美景。

三公主轻哼了一声,得意地道:“薛妹妹一直念叨着银汉桥的灯会,银汉桥的灯会上哪儿有这么好看的焰火。可惜了,她要在房中休息,没有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