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第2/3页)

显而易见,遭遇困难并没有让乔茜感到哪怕一丁点儿的挫败,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心。

“已经二十一世纪了,好莱坞的幕后决策权不应该继续集中在少数男人手中。”她的声音轻柔,语气慢条斯理,但正是这样才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这不仅使潜规则得以盛行,也使得在银幕上的女性角色被物化严重——好莱坞传统?我想你明白,阿瑟,在这个行业里,没有传统是不可打破的。”

阿瑟.米勒面容沉静,没有对此明确表态,而是说:“其实,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不必承受这些。”

摆在乔茜面前的,原本是一条通往传奇的坦途。

在她这个年纪有她这样的成就,好莱坞乃至世界都会记住“乔茜.霍顿”这个名字——事实上许多表演学校的教科书已经出现了——即使她从这一刻开始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凭借一己之力,她将这一代的巨星标准提高到一个很难逾越的高度,无论是星光、奖项、还是实绩,有且只有一个乔茜.霍顿,能跟那些入行多年的老牌巨星抗衡。

横向对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后者在《泰坦尼克号》之后的三部电影都没有取得足够惊艳的成绩,而且他本人的选片还是过于偏文艺风格,暂时未能取得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

纵向对比今晚颁奖典礼上最为风光的朱莉亚.罗伯茨,出道多年的罗伯茨在商业价值上不得不说稍逊一筹——只有动作片和科幻片才是好莱坞真正的重工业——浪漫爱情喜剧女星面临的转型问题始终非常尴尬。

而且在获得奥斯卡之后,观众和影评人更会对其拔高标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而这一切在乔茜这里早已解决。

她是影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更是屡战屡胜的票房神话,对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电影观众而言,“乔茜.霍顿”,已经成了佳片的保障。

所以阿瑟.米勒才会说,她完全可以让自己过得轻松愉快,而不是承受原本不该由她承受的压力。

“可我不愿意。”乔茜回眸,神色认真,“我不想生活在一个得过且过、冷眼旁观的世界里,这会让我感觉自己身上那点儿宝贵的人性也跟着湮灭。”

从某些角度来说,她承认自己是有些理想主义的。

当然,在大多数时候,她冷静、理智、利益至上,有些人认为她是“狂妄任性的小女孩”,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她的狂妄任性只是强硬的另一种伪装方式,她始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

而她的矛盾之处在于,明明拿着冷血野心家的剧本,却在做一些白日梦想家才会做的事。

这很矛盾。

可人类的迷人之处,不正是人性的自我矛盾吗?

“噢,人性——”阿瑟.米勒轻轻叹息,“好莱坞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性试验场之一,但愿你能一直保持这一刻的善良,可能这也正是玛莎选择你的原因所在。”

玛莎或许是最像他、也最不像他的孩子。

在玛莎以及面前的这个年轻女孩身上,阿瑟.米勒罕见地窥见了一些非常稀缺的、格外纯粹的东西,在当下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几乎已经绝迹。

阿瑟.米勒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公关休息室里的人越来越多了。

身着一袭黑白相间礼服的朱莉亚.罗伯茨在众人的簇拥中款款而来,脸上挂着她标志性的大笑,看见乔茜和阿瑟.米勒的第一时间,主动过来并且极为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阿瑟、乔茜,你们好吗?我亲爱的朋友们!”

“嗨,朱莉亚。”

“哇哦,你的裙子漂亮极了,是什么牌子?”

“谢谢,这是高缇耶。”

“噢,天才,真是棒极了。”朱莉亚.罗伯茨笑道,“阿瑟,祝贺你获得了今年的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我想没有人比你更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