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2/3页)

可以说,伊莱的上位过程并没有比他在国外执行任务时温馨平和几分。

幸运也不幸的是,现在的他还好手好脚的站在这里,而他的敌人们大多尘归尘、土归土,仍在飞速增长的资产从始至终没有为他带来任何幸福感,他只是机械性地扩张、扩张、扩张。

就好像进入好莱坞那样。

乔茜不知道伊莱在想什么,只看向他说:“嘿,能给我一杯酒吗?”

“……”伊莱顿了顿,回过神来,“你想喝什么?”

“龙舌兰。谢谢。”

乔茜靠在窗边慢慢啜饮。

微陈的酒液入口丝滑,带有干果和烟熏橡木的风味,由于加入不少冰块的缘故,口感没有那么浓郁厚重。

微微的苦和微微的凉,咽下去却有种焦灼的燃烧感,又清又烈,十分刺激。

等乔茜安静地喝完了手里象征性的庆功酒,伊莱也适时开口说:“下午和我去见摩根大通的人,如果顺利的话,收购环球影业不需要花太多属于我们自己的钱。”

对此,乔茜只有一个问题:“去哪见?”

伊莱的答案是马场。

摩根大通,或者称之为大通曼哈顿银行及J.P.摩根公司,前者是美国金融业的巨头之一,大型商业银行,后者则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一家综合性金融公司,总部就在纽约。

早在几周之前,就有消息传出这两家行业巨头开启了合并预案的谈判,基本上会在今年内完成这项计划。

只不过近期华尔街的目光几乎都被巴黎证交所给吸引住了,美国资本vs欧洲资本的战争尚未结束,仍然激战正酣。

布朗夫曼与某些人暗中达成协议,却不意味着所有国际游资都默契地放过了维旺迪—环球。

幸运的是,法国方面终于下场救市。

次日上午,维旺迪—环球一扫连日来的颓势,买盘大大增加,出现了庞大的交易量,股价缓步上涨。

不过这就跟已经出逃的乔茜没有太大关系了。

按照她原本的计划,是在维旺迪—环球的股价达到最低点之后反手买入,数量足够就可以直接入驻维旺迪—环球的董事会,开始他们的收购计划。

但在跟摩根大通的高管艾登.摩根、她的合作伙伴伊莱.麦卡洛、以及她的父亲弗兰克.霍顿分别谈过之后,乔茜放弃了这个计划。

维旺迪—环球就是一滩泥沼,已经开始有人在诱多了,获利离场的乔茜没有必要继续去趟浑水。

而且她也从安德伍德那里得到了暗示,布朗夫曼为了停战求和已经放弃了环球影业,等到维旺迪—环球度过这次难关,环球影业将开始寻找买家。

买家当然是有讲究的。

要么是豪富如收购哥伦比亚的索尼集团,直接挥舞着绿油油的美金开道;要么就是靠山牢固,并收到上面某些暗示的人,比如乔茜这种。

事实上,安德伍德还没有确定这个人选。

一方面,天网传媒与环球影业体量并不对等,或许在完成对梦工厂的收购之后,才有上牌桌的机会;

另一方面,好莱坞是DC的映射,文化入侵从来是不可小觑的武器,党内对于是否扶持乔茜.霍顿上位也存在争议。

就个人来说,安德伍德是倾向于选择乔茜.霍顿的,因为她的父亲弗兰克.霍顿是他的嫡系,一直以来为他卖命,解决了不少麻烦事。

但问题是,乔茜.霍顿和弗兰克.霍顿的关系并不紧密,此前她跟范恩斯坦女士也因天眼网络的归属闹得有些不愉快,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女孩虽然头脑聪颖、野心勃勃,却也桀骜不驯、难以掌控。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

天才人物往往没有柔顺乖巧的,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和热爱冒险开拓的精神,才让这个世界因此生机勃勃。

整合天网传媒,是对乔茜.霍顿的第一个考验,也是双方合作的基础。